心理倦怠期,是人生的必经之坎

看到朋友圈一个朋友写“如何度过倦怠期”,发现原来基本思路都是一致的,方法却各有千秋,于是也想写写这个话题,分享下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我的爱好非常广泛,业余时间做过的大部分事情都经历过所谓平台期或倦怠期,好多门“手艺”都因此阵亡了,而那些突破了倦怠期能坚持到今天的,都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还算满意的成绩。

很多人以为,当做一件事做到很累的时候,就会出现倦怠期。其实并非如此。刚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是最疲惫但也最兴奋的时候,即便很累,却因为正在兴头上,非常容易进步,所以反而不会有“倦怠”的感觉。

倦怠期往往会在明明感觉“已经很努力了,却丝毫看不到任何进步和效果”的时候悄然而至。

我自己的公众号就是一个例子,开始打鸡血似的每两天都更新一次,最勤奋还有过日更的时候,可随着用户增长趋于平缓,新鲜劲过去了,感觉无论写什么用户都没反应了——第一个倦怠期到来了。

我开始问自己:为什么非要做这件事啊?这对现在的工作有任何帮助吗?如果不写了,岂不是一下子就能多出好多时间?

每天都在这样的自我怀疑又自我劝解中度过。我有时想写励志,有时又想写段子……但想个开头,杂念就随之而来……写这个有用吗?谁看啊?想到这里,我就立刻泄气了,许多文章只留下一个开头在那里。

于是在遭遇倦怠期的时候,我顺理成章地休息了两周半,才又重新开始,以每周一次的频率继续更新。

突破倦怠期的,其实没什么巧办法,真正有效的反而都是“笨方法”:

第一,记录自己的努力。

从公众号突破五千粉丝的时候,我在手机里开了一个备忘录,命名为《公众号日志》,就像航海日志一样,流水账似的机械记录下日期、粉丝数、今天写了什么内容,以及做了什么互动,有时还写上经验教训或感悟。原来并没有用心打理过这个日志,都是随手打开,匆匆写几个字,然后看也不看就关掉了。

可是倦怠期的时候,打开这个日志一看,妈呀,居然已经写那么长了!

再仔细看记录的粉丝增长,发现本就没什么规律、时高时低。再看原来写下的那些感悟,发现自己通过这件小事,学到了不少新东西,也认识了以往圈子并无交集的人。

这么去想,注意力自然就从“粉丝量增长”上被转移开了。对于做这件事的初心,反倒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二,寻找对标物。

当时的我对自己说:“不如去好好研究下,风格类似的那些微信大号们是怎么成功的吧?”

于是找了一堆风格比较类似的大号,开始从技术角度一个一个研究。其中有一个大号,每次都会在文章开头,标注“这是我们推送的第360篇分享,内容全部来自作者原创”。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因为这个相当于给自己加了个计数器,而且很容易模仿。于是我也学着对方的样子,开始记录自己的文章数。按照自己的估算,写了这么久,怎么也写出过六七十篇了吧,没想到实际一数,才写了四十几篇——自我认知与现实的差异极大。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改变,却非常有效地减轻了我的焦虑。对标后才知道差距如此巨大——我才写了人家内容的九分之一不到,至少先做到人家那种程度,再来操心用户量的问题吧。

第三,暂时无法得到更多,就想想能否做得更好。

有段时间,我一直在研究搜集别人用过的好创意和好方法,把这些都一一记录下来。

再有就是以前很少投稿。现在倦怠期,反正写不出东西,就四处乱逛,看哪个大号需要投稿,就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的态度去投一个,反正也不占什么额外成本,也可以一稿多投,反正投完了就抛在脑后,也不用太在意人家有没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