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你不必强迫自己做“逗比”

作为一个相对保守的人,我是从“90后”那里听来“逗比”这个词的。

开始我以为“逗比”就是“有趣儿”的意思,后来慢慢发现,二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有趣往往是别人对你的感觉,而逗比,往往都是自封的。

有趣的形态多种多样,一个人即便并不逗,也不搞笑,如果他做的事情足够酷,也同样可以被称为有趣。

“逗比”却不行,所有“逗比”都只有一种姿态,放得很低、拼命撩人发笑的姿态。

说实话,做一个“逗比”的工作量可比有趣的强度大多了。

有趣的人不必时时有趣,而“逗比”一般会自我要求每句话都逗比。

如果“逗比”给你讲了一个笑话,而没有人笑,那后果很严重:他会条件反射地给你讲第二个、第三个……说不定还要掰开揉碎地给你解释他这些笑话的笑点在哪里……所以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你最好体谅地哈哈哈一下,让他们别再滔滔不绝了,否则“逗比”可能会忧郁一整个下午。

不知道为什么,现实中越是“逗比”的人,人群中反而越显得孤独。

看似热络、强大的自嗨式表演背后,往往潜伏着一个脆弱谦卑的灵魂。

我认识一个姑娘,不讲笑话的时候挺正常的,一讲笑话就冷场,全场面面相觑,就她一个咯咯咯咯地笑,然后戛然而止,她冲大家摆手:“你们都不要管我啦,我就是这样一个‘逗比’。”

有次姑娘在培训上认识了个同龄男生。两人同组做案例分析,男生话不多,逻辑清晰,思维缜密,虽然仅限于讨论题目,不过都觉得对方不错,于是互留了微信,再约时间吃饭。

吃饭那天,姑娘想着不能再像培训那天灰头土脸的样子,打扮得美美地去了,她还为这次见面准备了几个有趣的段子,遗憾的是甩出去都成了哑炮。吃到下半场,男生已经明显心不在焉了,还是礼貌地送她回家,然后无意中说了一句“感觉和那天看到的你不太一样”。

姑娘说:“怎么不一样了?”

男生说:“感觉那天你更理性成熟一些。”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为此姑娘郁闷了很久,一郁闷,她的“逗比”段子就更多了。这一次,周围听的人都得笑,似乎只有大家替她笑了,她才能一步步从郁闷中脱离出来。

其实我觉得,如果那天她不刻意表现得那么“逗比”,而是真实地做自己,或许结局就会不一样。

做培训那天,不刻意讨好任何人的她,展露的是性格里最好的一面:专注、冷静、脚踏实地,反正来培训的人也都是萍水相逢,不用刻意取悦谁,显示的反而是她性格中最闪光有魅力的一部分。

约会那天的她则处处显示着刻意的热闹,越是想要讨好对方,越让对方觉得不过是肤浅的套路,上次心目中那个影子烟消云散。

她越是想当个人人喜爱的“逗比”,越像一个装模作样、谦卑乞怜的演员,顶着虚无的面具,说着莫名其妙的笑话,让人摸不到头脑的曲意讨好,反而令人觉得索然无味。

王小波作为“有趣”的代言人,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有趣,可谁会盛赞他是个“逗比”呢?

写出了活灵活现的《洗澡》的杨绛有趣吗?也很有趣,但你不会给她打上“逗比”的印记。

我们称周星星是“喜剧之王”,叫毛姆“恶趣味之王”,叫刘瑜“有趣的学者”——你会觉得他们“逗比”吗?不会,因为逗比一词太辱没他们了。

有趣的背后恰恰不是“逗”,而是常年积累的深和广。

大多数“逗比”都不是天生的,他们选择成为“逗比”仅仅是因为需要一个引人注目的标签,渴望成为人群的中心,或需要掩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不安与孤独。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你完全可以做一个内向却有趣的人、不合群却很酷的人、不爱说话却总能一语中的的人……实际上,如果你真的能够反差很大,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更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