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裕中的忧郁词人晏殊(第3/5页)

韩愈曾说:“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音易好。”但是这首词也许是个例外吧?没有岁月沉积的凝重,没有伤春悲秋的凄凉,少女眼里的春天,是没有被污染的春天,是最简单,也是最纯洁的春天。

在闺情的雾霭中遥望未来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不知道王国维先生是怎么从浩繁如烟的宋词海洋中找出那流传千古的诗句,来解释他的“治学三境界”的。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在开始这次宋词之旅以前,很早就从王国维先生那里知道了这首词的几句名句了: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记得最初看到这话的时候还在读中学,当时最熟悉的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常吟哦,余味无穷。后来年岁稍长,才知道,那看似不经意的回头而与成功不期而遇的境界虽然美丽,但是与自己距离还十分遥远,没有经过千折百回,岂敢轻言成功?于是再回过头来看前两种境界,才开始体味晏殊这诗句中的无穷意蕴。

一夜西风,玉露凋伤,一个不眠之夜之后,登上那座高楼远眺天涯,天涯无尽。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登楼的人,心中有些凄凉。因为登上这高楼,面对这满目萧然的人,是勇敢的,也是哀痛的,还是幸福的。在这飒飒秋风中的登临者,心中涌起的不会是盲目的豪迈和自信,而是对漫长的时间和空廓的天地的敬畏。从他登上这高楼的那一刻起,他就融入了孤独,而当他放眼无尽天涯的时候,他知道,从此,自己注定要承受这与天涯一样的无尽的孤独。

中学的时候,还不知道晏殊是谁,更不知道这句词出处何在,于是,以为整首词大概也就是讲的求学立志的主题。直到后来读了这首《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才知道原来这竟然是一首闺情词,与求学立志毫无关系。难怪王国维先生自己也说:“如果用这个意思来解释这些词,恐怕是晏殊、欧阳修诸公不会赞成的。”(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而令人惊讶的是,这句闺情词放在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里又惊人地妥帖。这除了与静安先生功底深厚,对诗词了如指掌有关之外,恐怕与这首词本身的境界也不无关系吧。

叶嘉莹先生认为:

……词初起的时候,本来就是那些个诗人文士们写给美丽的歌女去歌唱的歌词,没有想把我的思想怀抱理想志意都写到词里边去。他最初本来没有这种用心,没有这种想法。写美丽女子的爱情,就是写美丽女子的爱情。可是,奇妙的事情就是在这里发生的。……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思想文化教养性格的种种不同背景的,……就在这些个诗人文士,当他用游戏笔墨为了娱宾遣兴给歌女写歌词的时候,无法避免地把自己的性格思想,在不知不觉中,隐意识的,自己完全都不知道的,unconscious,流露表现在爱情的歌词中去了。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所以,虽然这是一首闺情词,晏殊估计也是游戏笔墨为之,但是在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晏殊将自己的思想与怀抱不经意地表达进了这首词里。所以,这首词表面是说思妇的想念,而透过语言的外壳去触及内核,又未尝不可理解为对理想和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