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第2/5页)

纪伯伦的病令人费解。

小姐心慌意乱,问了一句,然后转身飞快走去,与柳努比勒·吉柯本兹夫人进行联系。

在过去的数日里,这位夫人与丈夫一起住在纪伯伦的隔壁。

虽然夫妇二人已迁至远处的一套房子,但与纪伯伦之间的关系仍然很密切。

吉柯本兹夫人急忙去请医生,再三求医生迅速出诊。医生检查后,要他们马上把纪伯伦送往医院,但纪伯伦却不同意。不过,最后纪伯伦还是屈服了,同意第二天去医院。

当天午后,拜尔巴拉·扬太太来了,与纪伯伦一起度过了几个时辰。其间,纪伯伦谈到自己已完成的工作和未完成的工作。

“这两只手应该做更好的事情……”

晚八时半,吉柯本兹太太陪着医生离去。他们第二次研究去医院问题。但是,纪伯伦坚决拒绝去医院,坚持在自己的画室里过夜。

情况就是这样。

拜尔巴拉·扬太太陪着纪伯伦到很晚的时候。其间,纪伯伦对她谈到黎巴嫩,话语滔滔不绝……他还谈及逝去的母亲,谈话中对母亲满怀崇拜之意……并谈到住在波士顿的妹妹玛尔雅娜。

他的谈话没有涉及到自己的情况……更是竭力避免谈病。他的思想进行了一次长途漫游,他的精神充满活力,做着生与死的运动。

次日上午十时,他被送到圣·芬逊特医院。医院或医生给他妹妹玛尔雅娜拍去电报,要她即速赶来。

玛尔雅娜与两位亲戚鲁兹·迪亚布和阿萨夫·乔治取得联系,并将令人痛苦的消息告诉了他俩,然后乘第一班火车赶往纽约。

在医院,人们告诉她,说纪伯伦已经进入完全昏迷状态,不认识人了。

医生还说对纪伯伦的病情已感失望,必死无疑,医疗已经无计可施。

哈利勒·纪伯伦就要死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不过,那却是苦涩的现实。

哈利勒·纪伯伦行将归天。

拜尔巴拉·扬太太与《叙利亚天地》杂志进行联系。《叙利亚天地》是在纽约出版发行的一种月刊。

答话的是米沙,即努埃迈260。努埃迈听后大惊,迅速赶至医院。

拜尔巴拉·扬太太迎接他,把纪伯伦的情况告诉了他。努埃迈听后,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感,答道:

“他表示忏悔的意愿了吗?”

太太说:

“一位修女问他是不是基督教徒,他用深沉、嘶哑的声音回答说:‘不是!’”

当时,纽约马龙派的约瑟夫教堂的弗郎西斯神甫在行将咽气的纪伯伦面前高声喊道:

“纪伯伦,纪伯伦!”

纪伯伦没有回答。

神甫一再呼喊,拜尔巴拉·扬太太的心都碎了……神甫的这种呼叫使她感到害怕……神甫的粗野表现也使她内心感到恐惧。太太走到努埃迈跟前,求他把神甫轰出医院,因为那神甫轻视了死者的价值,丑化了那个不朽的时刻。

努埃迈和拜尔巴拉恭恭敬敬地站在静卧着一具纯洁灵魂已经离开了的纯洁肉体的床前。

隔壁房间一片寂静。那里的人们鸦雀无声……死一般的沉寂。

玛尔雅娜和她的两位堂兄弟就在隔壁。吉柯本兹夫人也在那里,她一直没有离开医院。那里还有威廉·伯拉汶·马龙和伊迪勒·瓦图逊小姐。

1931年4月10日,复活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五,10时50分,纪伯伦停止了呼吸。

努埃迈说纪伯伦死于肝损伤和肺痨。

玛尔雅娜给居住在佐治亚州的福鲁伦斯夫人——玛丽·哈斯凯勒拍去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