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庞氏骗局第一位——伯纳德•麦道夫:规避风险(第3/11页)

但不只是画框歪了。麦道夫意识到,允许上来这层楼的员工,没有人会碰他的东西,想到这一点,他的不安愈加强烈,心跳加速。显然,有其他人来过。谁?

转念一想,到了明天这个时候,这事也无关紧要了。

这层楼,是麦道夫私募对冲基金的领地,公司里几乎所有人都不得进来。大部分员工在楼下两层工作,那里是经营麦道夫证券的合法交易部门。

麦道夫又看一眼手表,琢磨着露丝今晚想去哪里吃晚饭。他慢慢地踱回会议桌,点上第二支大卫杜夫雪茄。今天,只有这东西能让他的精神镇定下来。他在会议桌的首位坐下来,仔细研究面前的支票。收支票的人一旦明白,他给他们帮了忙,就不会继续生气。他们可能会恨他一阵子,直到他们明白过来,追回的钱比大多数人多得多。

大部分支票,是给那些人脉很广的商业伙伴,过去几年,他们提供了数十亿资金。钱是他们的,还是从支线基金流过来的,无关紧要。这些支票买的是忠诚,收支票的人都经过他仔细挑选。收款人都是权贵名流,各种基金与慈善组织的负责人,知名的社交家、商业巨头。简言之,这些人最好与之结盟,而不是结仇。等事情平息下来,他们又会掉进钱眼子,求着把钱投给他。

剩下的投资者可能连一个子儿都看不到。麦道夫肯定不打算,让政府官僚决定,如何分摊剩下这么点钱。金融危机,每个人都蒙受损失,但这些支票表明,对于那些确有分量的人,他已经优先考虑他们的需要,他们差不多赶上家人的地位。

麦道夫深吸一口雪茄,慢慢吐出烟雾。还有别的选择是他没有考虑到的吗?也许去旅行一趟,打打高尔夫,再多囤一点投资者的钱?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终止计划。

不,所有人都财源枯竭了。如果还有别的钱,他现在早就找到了。一切都完了。这样结束,也许更好。从过去几周到现在,他一直试图找出备用方案,但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他投案自首,可能会陷入困境,至少承担巨额的罚款。但有了认罪辩护协议,他会挺过来的。

坏到骨子里

曼哈顿中心的口红大楼位于第三大道885号,那时是,至今也是,纽约的一个地标。玫瑰色的玻璃与红褐色的花岗岩,从外面看真是金玉其外,却掩饰了“败絮其中”的事实。大楼里17到19楼,是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公司里到处渗透着腐败。

难道伪造的账户,真的是麦道夫做出重大抉择,决定自首的原因吗?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知道的是,金融危机爆发,维持骗局运转的资金已经枯竭。

很难相信,那么多在麦道夫公司工作的家族成员、员工竟然完全蒙在鼓里。各种迹象表明,他们这群人关系密切。很多人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还出过几对办公室恋人。所有金融诡计竟然一直密不透风,这不合逻辑。

虽然麦道夫的办公环境黑白分明,关于他的一切,却并不是那么清晰。他讲究细节,至少在办公室的装修和挑选名贵珠宝的时候,都是如此。也许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他似乎从没在电脑前花一点时间,钻研财务报表,或有任何像商业活动的样子。没这个必要,因为他至少13年没有任何交易行为。

麦道夫聘用不到30名员工,去经营一家合法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基金,这是极其困难的。更难以置信的是,麦道夫称,他经营基金孤身一人,没有外援。假设他湮灭证据,通过某种方法瞒过员工,除了电话,什么工具也不用,他是如何单枪匹马就能成功伪造交易记录、投资报表,没有引起怀疑就能通过各种路径迂回汇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