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第2/3页)

上片起笔,范仲淹便从天地磅礴大气中抽取无边秋色,“碧云天,黄叶地”,远山、斜阳、芳草,在这样广阔的景色里,忧思、乡愁、旅怀,各种情绪都变得黯淡。独倚栏杆,暗自垂泪,美酒和着伤感,进入愁肠,浓烈地在心里燃烧,化为无尽的相思,无尽的眼泪。自古文人多风流,尤其是宋代文人,因生活稳定安逸,更添几分滋润和情致,所以宋词中多写男欢女爱,相思成灾。但能够将相思这一主题写到如此沉痛的却不多见。所以,清代学者张惠言等甚至认为这首词写的不是秋色,而且范仲淹的忧国情怀。

这种观点似乎有些道理。一方面,清代中后期,内忧外患,腹背受敌,在这种时刻,爱国的呼声比任何时候都来得响亮而沉痛,所以清代学者读这样的词,其联想力、共鸣情与代入感,可能都比较强烈。另一方面,纵览范仲淹一生,他为国为民做出了很多有益的事迹,写下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其爱国情怀可见一斑。所以,这首词的开阔和苍凉,说是对国家的一片深情似乎并不为过。

当然,更有趣的还是后世对这首词的喜爱。明代王实甫将这首《苏幕遮·怀旧》的意境和句子直接引入千古名剧《西厢记》里。甚至到了20世纪,台湾作家琼瑶也从这首词里幻化出两本书名《碧云天》《寒烟翠》,足见其影响深远。

除这首词外,范仲淹在戍边的三年间还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名作《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写过一组描绘边塞生活的《渔家傲》,都以“塞下秋来”起笔,这首便是其一。上片写景,景中有情。边塞的秋天与内地的秋色是完全不同的风景。雁去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的意思。四面风声雨声人声马嘶声不断响起,跟这些一起出现的还有军营里传出的号角声。层峦叠嶂的山峰像层层屏障,烟雾弥漫,落日照射着一道道紧闭的城门。

下片转入写情,但情中有景。浊酒一杯,这是近前事。家乡万里,那是很遥远的乡愁。再多的酒也填不满思乡情,举杯消愁愁更愁。家在万里之外,想回去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还没有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不能像东汉窦宪那样成功抗击匈奴后在燕然勒石记功,所以归期不定。思乡固然情重,但作为边防军士,国家的担子更重。此时,听到悠扬的羌笛声响起,看到银白的浓霜铺在地上。夜已深沉,将士们依然无心睡眠:将军操持军务,备极辛苦,已须发斑白;而士兵们因为离家日久,也因思乡流下了泪水。全词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范仲淹与其他创作军旅题材作品的人不同,他亲历战场,戍边建城,带兵作战。他建立的西北边防战线固若金汤,西夏人不敢再犯。西北边陲甚至有童谣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所以,在范仲淹的作品中,有普通词人没有的英雄情怀。而范仲淹也将自己几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倾泻而出,读罢每每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庆历三年(1043),李元昊请求议和,西边战事稍宁,仁宗召范仲淹回京任职。紧接着,在仁宗的催促下,范仲淹与富弼、韩琦等人起草了国家改革方案,史称“庆历新政”。

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社会风气为之一振。尤其是人才选拔机制的改革,逐渐限制了一些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而令一些有才之士得到破格提拔。新政期间,官僚机构开始缩减,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创办学校,政局焕然一新。但跟历史上很多改革的命运一样,改革力度越大,成效越显著,既得利益者的反扑就越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