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2/4页)

当饭后不多几个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第一天和第二天托马斯爵士都说过:“我们怀念我们的两个年轻人。”但是考虑到芬妮那双泪汪汪的眼睛,他没有再讲什么,只是举杯祝他们健康;不过第二天他又讲了下去。他亲切地提到了威廉,希望他得到提升,接着又道:“但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他今后会经常来看我们。至于埃德蒙,我们必须学会没有他也照常生活。他当了牧师以后,这便是他属于我们的最后一个冬季了。”

“是的,”伯特伦夫人说道,“不过我但愿他不要离开。我想,他们全都要走了。我希望他们都住在家中。”

这愿望主要是针对朱利娅讲的,她刚才来信,要求允许她与玛利亚一起前往伦敦。托马斯爵士认为,最好对每个女儿一视同仁,主张答应她的要求;伯特伦夫人出于一贯的好性子,也不想阻止,只是朱利娅本可在这时回家,现在希望又落空了,她有些伤心。托马斯爵士有充分的理由说服妻子同意他的安排。一个考虑周到的父亲应该认识到,他做的一切都是对她有利的;一个慈爱的母亲必须认识到,让孩子们过得愉快是她的天职。伯特伦夫人表示同意,安静地答了声:“是的。”但在静静的思忖了一刻钟以后,她又不由自主地说道:“托马斯爵士,我一直在想……我们幸好收养了芬妮,现在别的孩子都走了,我才感到这件事做得多么好。”

托马斯爵士立即表示赞同,并补充道:“说得很对。我们让人看到,我们认为芬妮是一个非常好的女孩子,我们可以当面称赞她。她现在成了一个十分宝贵的同伴。如果说我们过去待她很亲切,那么现在她对我们已变得不可缺少了。”

“是的,”伯特伦夫人随即说道,“想到她可以永远陪伴我们,这是一种安慰。”

托马斯爵士沉默了一会,含笑望了望甥女,然后又严肃地答道:“我希望她永远不离开我们,直到将来另一个人家把她接去,而在这个人家,她是理所当然可以比在这里获得更大幸福的。”

“但那是不大可能的,托马斯爵士。谁会把她接去?也许玛利亚有时会请她到索瑟敦玩玩,但不会要她住在那里,我相信她还是住在这里比较好;再说,我也不能没有她。”

这一周在曼斯菲尔德这个大公馆里生活是这么平静、安宁,但在牧师府却完全是另一种滋味。至少对两个人家的少女而言,感受截然不同。对芬妮来说是安静和舒适,对玛丽却是沉闷和厌烦。有些情况是性情和习惯不同引起的;这个人很容易满足,那个人却不习惯忍受;然而大多仍可归因于环境的不同。从兴趣的某些特点讲,她们彼此正好相反。对于芬妮,埃德蒙的外出,从它的原由和发展看,实际都是值得欣慰的。对于玛丽,不论从哪一方面看,它都是痛苦的。不能与他见面,这是她每天,几乎每小时都感到的缺陷,它带给她的烦恼太大了,考虑到他离开的目的,她除了生气,不可能有其他感觉。他这一周的外出,正好是她的哥哥和威廉·普莱斯一起离开的时候,这种巧合似乎是他故意安排的,是要使他们那个活跃的小圈子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因此它的后果特别严重。她对这点也尤其气愤。他们现在只剩了可怜的三个人,给不断的雨雪天气围困在屋内,无事可做,也没有好转的希望。但是虽然他一意孤行,置她于不顾,她为此十分生气(甚至在舞会上他们也不是像朋友一样分别的),他走后,她仍对他念念不忘,回味他的优点和感情,渴望恢复近来那种几乎天天见面的日子。他这次出门毫无必要那么长。他不应该安排这次外出——在她即将离开曼斯菲尔德的时候,他根本不应该离家一个星期。然后她开始责备自己。她为她在他们最后一次谈话中那么咄咄逼人感到后悔。她担心她在谈到教士时,讲的话太过分,太偏激;她不应该那么讲。这是修养不够,是错误的。她衷心希望她没有讲过那些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