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油把佬(第4/8页)

在农民抡镐的声响中,三个“老板”拧着眉头,束手无策。

那无奈而沉闷的声音响到临晨时,大行们安排农民再将那掘出的土填入墓中。他们已经掘了几十次,又填了几十次。一次比一次更接近希望,但这次,他们都显得很沉重。

王纪说,我明天打个电话,叫那边快递些无声炸药来。那玩艺声音不大,只有闷闷的一声,别人听到,也不会太在意的。

油把佬叹道,只好这样了。

5

谁也想不到,那抡镐声竟真的惊动了文物巡视员。后来,大行认为是天意。本来,没人在乎那种声响的,当地有一种叫捣地鬼的生灵,一入夜,就会捣地。人们就会听到一种嗵嗵的声音。许多时候,这种声音每夜都有。日久了,人们也会将那铁镐的沉响当成捣地鬼。

但据说那夜,那文物巡视员偏偏警觉了。次日一大早,他就去巡视。他发现了被掘过的墓包,更发现了那几个农民在临走前撒下的几泡尿。那湿湿的尿迹提醒他:有人刚盗过墓。

他一报案,警车马上就上了山。车上还坐着文物局的人。他们也懒得先破案,一商量,审报市上同意,找来炸药。几声巨响之后,他们便发现了一个世界。

这成为凉州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次考古发现。

据说,那是一个西夏国师的墓。文化专家取出了一套用紫檀木雕成并包以金皮的车马仪仗,共有四十九个金光闪闪的人――后来,听王纪说,每个至少价值百万美金;还有大量的金银物件,还有穿着金褛玉衣至今仍没有毁坏的肉身,还有数以百计的西夏物品和大量的西夏文书。王纪说,那西夏文书更是价值连城。

几天之后,这次发现就震惊了世界。不过,文物局并没有公布这次发现的缘由。他们根本没有提到盗墓的事。他们很怕世界知道他们的管辖区内盗墓贼横行。也许因为这一点,公安局也没有立案来调查此事。再说,那闻讯云集而来的农民,把所有的线索都攘踏尽了。

大行们也随着那蜂涌的人流观看了文物局的发掘过程。每看到墓中出来一件东西,他们便会经受一次炼狱。后来,他们都面如土色了。油把佬坚决地叫他们离开了现场。

6

此后的一个月里,大行们啥也不想干,每日在宾馆里长吁短叹。王纪提来了几十扎啤酒,他们疯狂地猜拳,疯狂地灌那苦水,疯狂地呕吐,疯狂地吼叫,唱,闹,然后睡个昏天暗地。谁也不想提那个话题,可不经意间,谁也会冒出几声叹息,骂几声老天爷,骂几声自己,然后叹气,狂笑,嚎哭……最后再成一滩软泥。

油把佬倒很超脱。他认为,得到的是我的,得不到的肯定不是我的。这是命。没办法。若不是你的,得到之后,反倒是大祸呢。这一说,大行们心里的心里平顺了些。是的。要是他们得到那么多的宝物的话,不定还会出啥事呢?不说别的,只公安局的穷追不舍就很麻烦。

但无论咋自我安慰,一想那出土的物件,谁的心都会咯咛咯咛地疼。

喧泄了月余,心上的疼感钝了。他们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次他们有了经验,为了避免上次的那种重大失误,他们首先准备好无声炸药,要是再遇到那种情况,先用炸药炸开便是。王纪还请了个定点爆破高手,以前当过兵,是工程兵中的爆破能手,复员后,一向不得志,老是咒骂社会,一副愤青模样。说好随叫随到,用一次给一千元工资。

这次,他们又选了一个西夏墓,不知为啥,王纪带的那张古墓图上,标明的都是西夏墓。因为西夏人仍以游牧为主,除了一些受汉文化影响的王公贵族外,寻常百姓并没有厚葬习惯。但王纪说,头儿之所以选择西夏墓,是想寻找一件宝物,据说那宝物是从印度传到西夏的。问具体是啥宝物,王纪也说不知道,只说是类似文书的东西。大行说会不会那宝物已被别人弄走?我们再也不可能找到它。王纪说,那宝物非寻常宝物,它是以文书的形式流传下来的某种文化。那个时候,大夏皇帝李元昊命人将此宝物书写若干,做为重宝赐给对西夏立有大功的寺院和大臣。奇怪的是,虽然在各地也发掘过一些西夏文书,但并没有发现李元昊视为重宝赏赐功臣的那种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