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油把佬(第2/8页)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形似乞丐的人,可能是凉州城中最富有的人。要是遇上识家,他手中的宝物可以买下整个凉州城。

以上这些内容,是大行后来才知道的。

3

谈好了价格,大行和王纪便组织了人马,跟油把佬去盗墓。不知为啥,王纪一再选中了西夏墓。西夏人墓少,他们重生轻死,除了一些达官显贵之外,寻常百姓是不重殉葬品的,所以,揭墓贼们不喜欢西夏墓,而喜欢汉墓。大行想不通,为啥王纪喜欢选中西夏墓?问其原因,他只是淡淡地说,有人喜欢西夏文书。

夜很黑。对于盗墓贼来说,黑夜当然更安全。白天已经瞅好了目标。那是一个看起来很像是山包的所在。那儿每天由当地的农民踩来踩去,还踩出了一条小路,但他们不知道那是西夏墓,因为这儿到处是这样的山包。但山包与西夏墓之间有种细微的差异,只有行家才看得出来。这个信息便是油把佬提供的。每天晚上,他都来这儿抓蝎子。当地人总能看到那许多个山包之间,时时有磷火一样的东西在飘,也有好奇地前来探询的,他们就会看到那手电筒照着一只只蝎子。于是,只要看到山包间的亮影,谁便都知道那是抓蝎子的。当然,没人知道那抓蝎子的油把佬其实在寻找另一种东西。

因为这墓的信息是油把佬提供的,所以,他提出,要从掘得的古董中选上一半,做为他的工钱。他说他当然也可以吃独食的,但他身边几乎没可用之人,他不想叫自己的儿孙染指此事而安家落户于牢房,他不想叫那些蝎虎子在掘开古墓之后,再将他埋到里面。过去,老有这种事发生。据说,他还想通过王纪,找到一个能够“吃”大量古董的下家――在这一点上,大行天花乱坠地谈了半天――换句话说,他需要一条能将文物卖出更好的价钱的通道。

仍用那几个农民。按王纪的说法,干这号事的人,也需要职业训练,干久了,一些必需的职业道德便也就上身了。后来的事情发展证实了王纪的话是对的,其中一位农民因另一件事发落网后,他并没有供出大行们。因为他知道,咬紧牙不招,坐牢几年后出来,他还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要是他出卖了伙伴坏了规矩,这辈子就完了。不说别的,人家只要花钱雇人买你的一条腿,你的后半辈子便免不了受孽障。

多人乘车到了磨嘴子墓群北面的大手印坛城。据说这儿也是一个秘境。就是说,那在外人看来很寻常的地貌,其实有着另一个神奇的世界。对这种世界,说法不一。修瑜伽的叫秘境,是法界能量的聚汇之地。佛教也可以叫人间净土。风水师认为这儿风水很好,气功家认为这儿气场很好。那些科学家们,则认为这儿有能量极强的暗物质。据说,这种地方,有神秘的光道和许多净土相通。大行虽然不是信徒,但他也不是无神论者,对这种被世人认为是圣地的所在,他还是有些敬畏。也许,正是因为当地人也顾忌了这一点,它才没有遭遇到被盗墓的厄运。

天阴着,有种怪怪的闷。这是大行的感觉。他知道这很不好。因为,要是他认为掘这样的墓会败运的话,那他肯定会败运的。除了不好的心理暗示导致的不吉之外,还因为他的那种不祥的心理状态跟法界的某种同样不祥的能量达成了共振,自然会招至某种结果的。这时,他倒有些羡慕王纪,这是个不信因果的无神论者,他认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他根本不相信人间会有啥主宰善恶的神灵。更不相信,仅仅是念几句佛号或是布施一点钱物就会改变命运。他的理由是,像历史上建立了无数寺院的梁武帝都免不了被饿死的命运,一般人的那点儿善想改变命运无疑于杯水车薪。他还有一个理由是,凉州有几位修寺的和尚,为修建寺院耗费了一生心力,却大多短命而死,甚至没得善终。所以,他是不信因果的。他只相信一点,要想改变命运,必须不择手段地去做。大行想,也许,有了他的这种观点,别说盗墓,就是杀人越货,也不会有丝毫的歉疚的。但他的信神和王纪的不信神一样,是很难改变的一种生命本质。所以,在日后的多次盗墓中,大行的心情很是复杂,他总是边盗墓边忏悔。也许因为有了这一点,他跟王纪的人生才最终有了一个巨大的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