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2/4页)

格:我理解自愿的那个,可是我希望听你讲一讲不自愿的那个.

苏:啊,可以.人们总是不愿意失掉好的东西,而愿意丢掉坏的东西,你同意我这种想法吗?难道在真理上的受骗不是坏事,得到真理不是好事吗?你不以为取得反映真实的意见难道是得到真理吗?

格:你说得极对.我也认为,人们的正确意见总是不愿被剥夺的.

苏:不自愿的放弃老是发生在人们被巧取豪夺......或被欺骗诱惑或被强力压迫的情形下.

格:此时你讲的巧取豪夺的两种情况是什么意思我都不懂.

苏:我肯定是象悲剧角色在讲话,有点晦涩了.所谓"被欺骗诱惑",我的意思是指人们通过辩论,被人说服了,或经过一段时间忘掉了,于不知不觉间放弃了原来的意见.现在也许你懂了吧?

格:对.

苏:所谓"被强力压迫",我的意思是指有些困苦或者忧患逼得人们改变了原来有的意见.

格:我也懂了.我想你所说的是很对的.

苏:至于"被欺骗诱惑者"我想你会同意我是指那类人:他们或者怕字当头,受享乐引诱,有所畏惧,改掉了意见.

格:是的,凡是带着欺骗性的东西,老是起一种魔术般的迷惑作用.

苏:言归正传,我们必须寻找孜孜不倦坚持原则为他们所以为的国家利益服务的那些护卫者.我们必须从他们幼年时起,便考察他们,要他们做工作,在工作中考察他们.其中有的人可能会忘掉那个原则,受了欺骗.我们必须选择那些不忘掉原则的,不易受骗的人当做护卫者,而舍弃其余的人.你赞同吗?

格:赞成.

苏:再者,劳筋骨.苦心志,见贤思齐,我们也要在这些方面留意考察他们.

格:正是.

苏:好,让我们再进行第三种反欺骗诱惑的考察,看他们是不是经得住.你知道人们把小马带到嘈杂喧闹的地方去,看它们怕不怕;同样,我们也要把年轻人放到贫穷忧患里去,然后再把他们放到锦衣玉食的环境中去,同时,比起人们用烈火炼金制造金器还要细心认真得多地去考察他们,看他们受不受外界的引诱,是不是会泰然无动于衷,守身如玉,做一个自己的好的护卫者,是不是能护卫自己已经受的文化修养,维持那些心灵状态在他身上的谐和和真正的节奏(这样的人对国家对自己是最有用的).人们从童年.青年以至成年经过考验,无懈可击,我们必须把这种人一定为国家的统治者和护卫者.当他生的时候应该给予荣誉,死了之后应该给他举行公葬和其他的纪念活动.那些不合格的人应当予以排斥.格劳孔啊!我想这就是我们选择和任命统治者和护卫者的总办法.当然这只是个大纲,并不是什么细节都举列出来了.

格:我同意,大体上我也觉得事情应当这样做.

苏:我们的确可在最完全的涵义上称这些人为护卫者.对外他们警惕着敌人,内部注意朋友,以致朋友不愿,敌人不敢危害城邦.至于刚才我们称之为护卫者的那些人中的年轻人,则我们叫之为辅助者或者助手,他们是在执行统治者法令的.是这样吧?

格:我也以为是这样.

苏:不久之前,我们刚谈到过偶然使用假话的问题,我们现在或许可以用什么方法说一个那样的高贵的假话,令统治者自己相信(如果有可能的话),或者至少使城邦里其他的人相信(如果不能叫统治者相信的话).

格:什么假话呢?

苏:并没什么新鲜的.这是一个老早以前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流传过的腓尼基人的传说.它是诗人告诉我们,而我们也信以为真的一个故事.但是这样的故事在今天我们已经听不到,也不大可能再听到,它也没有任何说服力可以叫人相信的了.

格:你好像吞吞吐吐的很不愿意直说出来.

苏:等我讲了你便会懂得我为什么不肯直说了.

格:快说吧,不要害怕.

苏:那么好,我便来讲吧.不过,我还是没有把握我是否能有勇气,是否会找到什么语言来表达我的意思,首先说服统治者们自己和军队,其次说服城邦的其他人:我们给他们教育与培养,其实他们一切如在梦中.他们实际上是在地球深处被孕育被陶铸成的,他们的武器同装备也是在那里制造的;地球是他们的母亲,把他们抚养大了,送他们到世界上来.他们肯定要把他们出生的土地看作母亲当作保姆,念念不忘,御侮抗敌,卫国保乡,团结一致,有如亲生兄弟一家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