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4页)

然而,另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山中村落。

3号国道与鹿儿岛铁道线并行,在铁道钻入隧道的地方与铁道岔开,通往那条小路。

越智和门野在博多住了一宿,第二天早晨八点,他们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针江。出租车司机不知道他们两人是警察,但从他们的口音很容易能听出是从其他县来的,四国方言颇具抑扬顿挫,与关西方言很相似,于是他开上3号国道后,不时给他们介绍沿路的情况。

“这里是东乡。宗像神社就在这儿往北三公里处。”

“哦,是吗?就是《古事记》中记载的那个祭祀三柱女神的神社吧?”

越智与司机攀谈起来。他觉得总不能对别人太冷淡,因为接下来说不定还会麻烦人家呢。

门野摊开地图,每经过一个路口,他都在地图上仔细做一个记号。

过了赤间后,国道成了上坡路。周围全是山,树叶凋零,野草和芒草已经发黄。

“司机师傅,那座山好高啊,叫什么名字来着?”

越智用手指了指左边的车窗。远处的丘陵处有一座凸起的山峰,山顶呈三角形。

“那个叫桥仓山,是这一带最高的山峰。”司机瞟了一下左侧车窗说。

“那座山后面就是大海了吧?”

“是啊,是响滩。从我们刚刚经过的赤间往北走就是钟崎。那里夏天是海水浴场,到了秋天是个钓鱼的好去处。”

“哦,从刚才经过的小镇可以到钟崎。这么说,从钟崎到针江的那段海岸路线,也在高山的后面?”

“是的。当然了,从赤间到钟崎绕一下也能到针江,但从海老津车站走国道过去比较好走。”

“从钟崎到针江的海岸公路路况不好?”

“不是,那里的路才铺过,好着呢。但比较窄,又弯弯曲曲的,开起来比较费时间。不过,路边大海的风景很好。从针江回钟崎的时候,你们可以走那条道试试。”

“也是啊,看情况。”

那段沿海公路正是载着下坂一夫的巴士经过的公路,这还是途中他们下车吃午饭的休息地,所以有必要实地观察一下。

“从这里往前就是国道的坡顶,正好从海老津隧道的上面通过。”

司机在作这番说明的时候,越智的目光一直落在左边车窗的外面。

“司机师傅,从这里有路通往山里吧?”

“哦,那是条山间小路,通往菅原。”

出租车并未降速,那条小路的路口一眨眼就落到后面去了。

“原来叫菅原。那里大概有多少户人家?”

“小村落嘛,大概也就四五十户人家吧,都是种地的。最近好像在种橘子。”

翻过一座不高的小山丘就到了海老津。车站在右边的高地上。出租车从这儿开出了国道,驶入右边的县道,与隧道擦肩而过。县道的入口处立着一座鸟居,出租车从鸟居下驶过。

“刚才那座鸟居是织幡神社的吗?”

“不太清楚,或许是吧。”

司机对宫地神社和宗像神社比较熟悉,但好像对织幡神社不太了解。

过了二十分钟左右,他们到了针江。一过松树林,眼前枯槁的田野顿时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响滩上海水的颜色很深,蓝得发黑。天空万里无云,阵阵狂风激起惊涛骇浪。海边的防波堤上不时溅起白色的浪花。停止作业的渔船都停靠在港湾中。道路边是成排的民居,为了抵御寒风,家家户户几乎都关着门。

“哦,那就是织幡神社啊。这一带我们也不常来啊。”

出租车司机说着抬头望着棕色屋顶。长满松树的山坡上露出了一个屋顶,屋脊上耸立着交叉的长木。越智和门野开始沿着陡峭的旧石阶往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