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诗歌史

你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前些年,我发表过很多诗歌,发表得多了,就有些厌倦,想干些其他的事情,于是我想到了写一些与诗歌有关的随笔。通过思考,我发现,新时期以来,那么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涌现,对他们的作品的评论也不少,但就是没见到一本系统论述诗人们的成长经历和创作特色相结合的著作,于是我想试一试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目标,也让家人为我荣耀一下。

我看你太太的文章中提及,这本书中的文章从2002年就开始创作,从那时候起,你是否就已经有了这本书的轮廓?写作其间有哪些困难?

最初,我只是想写一个系列随笔,从个人阅读的角度出发,结合诗坛现象,系统地梳理一下新时期以来的代表性诗人、诗作以及诗坛事件,还没有清晰的轮廓。因此,收录进目前已经出版的两本《一个人的诗歌史》中的十篇长文,它们的最初模样仅仅是两三千字的小随笔,比较片面地谈论各位诗人的代表作以及我对这些诗人的阅读印象。2003年,《星星》诗刊以每月一篇的速度为这些文章开了近一年的专栏,当时我还不满三十岁,这是该刊第一次为“70后”诗人开评论专栏,引起了一些反响。严格地说,我作为一个评论家的身份,就是从那一批文章的发表开始的。

正因为《星星》专栏的推动,我的野心开始膨胀,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资料,对原有文本进行充实。在后来的几年中,随着阅历的丰富、接触材料的增多,以及与所写的诗人交往渐多,那些文章逐渐从两三千字充实到六七千字,然后是一两万字,最终形成了目前这样的每篇三五万字的规模。到了2008年初,《一个人的诗歌史》系列图书的构架在我心里已经十分明晰了。

写作这两本书,遭遇过哪些困难?

写作的困难包括两方面。一是材料收集整理的困难。一篇三五万字的文章,背后的基础材料可能是三五十万字。关于这些诗人的自述、书信、回忆,以及别人对他们的作品的评论,对他们生活的介绍,等等,只要能够接触到,都必须认真地阅读,然后进行考证、甄别、归纳、整理,最后还要加入我自己对他们的采访、阅读理解过程以及对他们为人的印象、作品的解读等。一篇三五万字的文章,花费的精力足以完成一个长篇小说。所以,我在很多场合都毫不讳言我对这两本《诗歌史》的偏爱,因为里面有我太多的心血。我妻子在第二部的序言中透露我曾为了写作这本书而晕倒,朋友们很震惊。其实这并不算什么。2010年1月中旬,我刚拿到出版社寄来的《诗歌史1》样书没几天,身体扛不住了,到医院打了八天针;2010年12月初,我拿到《诗歌史2》样书刚好一周,旧病复发,到医院住了十五天。我觉得《诗歌史》是我的命,当我透支了它时,命运会适时地给予提醒。

另一个困难是文章形式的确定。阅读过我《诗歌史》系列作品的读者,对这两本书的定位有一些分歧,有的读者认为这是一本随笔集,另一些读者认为它是一部理论专著,还有一个记者把它当作一部新闻作品集,而当当网则把《一个人的诗歌史》同时列入了传记、随笔、文艺理论三种序列之中。也就是说,我的这一系列作品,到底属于什么文体,比较难以定位。用我在后记里的话说,“它不仅仅是谈诗,还有诗人的成长故事、作品细读、诗坛状况介绍等,总体而言,它是一部随笔集,但它又兼容了文学评论、人物传记甚至新闻报道的特征。而书中引用的那几十首诗,也足以构成一个优秀的诗歌选本”。那么,既然同时拥有这些特征,如何平衡它们,就成了一大难题。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我曾经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来思考文章的形式问题,最后我将其定位为随笔集。既然是随笔,它就应该有一个中心,我把每篇文章的中心定位为“命运”,通过“经历+作品”的方式反复展现——从一个诗人的成长经历,读者可以看到时代的背景和一代精英的命运;从他们的作品,你可以看到他们的思考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