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第3/23页)

“我明白了。”王顺清说,“古大人的意思,是希望我配合他剿匪。这个没问题,剿匪是我的职责所在。而且,洪江已经动了起来,民团已经成立,只要加以训练,就可以拉出去。”

听了这话,胡不来的心直往下沉。他还指望这个民团为自己赚一大笔钱,听说洪江民团已经建立,却与自己没什么关系,他知道自己来晚了一步,心中那个悔,简直没法形容。接着,胡不来想到,要想扭转此事,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打洋枪队的主意。提起洋枪队,王顺清就一把火:“别提洋枪队了,提起我就一把火。张祖仁仗着有几个臭钱,就不知道自己姓谁了。”

胡不来说:“你就这么借兵,人家自然不肯。既然不肯借,你可以租啊。”

“租兵?”王顺清觉得这个说法新鲜,问,“怎么租?”

胡不来说:“两种办法,一,租来一个兵多少钱。不过,这样租来的兵,恐怕出勤不出力。所以,第二个办法比较好,按打死打伤土匪的人数来定。比如说,打死打伤一个,付两百五十两银子。”

王顺清说:“两百五十两,会不会太贵了?”

胡不来说:“贵?两百五十两能谈下来,就不错了。一次剿匪行动,能打死多少个土匪?十个?二十个?你算算,他们能拿到多少银子?最多不过五千两。一次战斗,洋枪队如果能打死二十个土匪,你的队伍再一冲,至少杀死一百个。从此以后,土匪还敢往洪江来吗?早跑得没影了。”

王顺清迅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如果打死打伤一百个土匪,自己向洪江商户筹集两万两银子,问题不大。五千付给洋枪队,五千作为其他费用,自己还可以赚一万。不仅能赚钱,最重要的是,自己还赚了政绩,这笔生意,显然是可以做的。他问:“你认为,张祖仁会答应吗?”

胡不来说:“我估计难。”

王顺清说:“那你还说?”

胡不来说:“你手里不是有汛兵吗?再给他一点压力,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我估计他就干了。”

王顺清问:“怎么软硬兼施?怎么威逼利诱?”

胡不来说:“这个,不是我的事,你自己想办法。不过,事成之后,你可别忘了我的好处。”

至此,王顺清才意识到,现在的胡不来,确实不再是多年前在洪江当混混儿的那个人,他要成你的事容易,要败你的事,更容易。既然如此,就不能与他为敌,至少表面上,要加强和他的来往。

这样一想,王顺清也就释然,在胡不来离开的时候,奉送了二十两文银,是胡不来当师爷差不多一年的收入。

如果剿匪计划成功,他赚的何止百个十两?这点钱,他自然就不会心疼。

王顺清之所以能在洪江死守十余年,出手大方,是必备条件之一。

※※※※※※※※※

洪江城里,正在积极准备应对土匪的进攻,土匪真的来了。

只不过,来的不是大队伍,而是三个人,领头的,是野狼帮的大当家狼王千人斩,身边的两个,是他的卫兵。当然,千人斩就算是再大胆,也不敢这么闯进洪江城。他属于过江龙,不是本地人,在野狼谷崛起的时间,也不是太长,触角还没有伸到洪江城。用土匪的行话说,在洪江城里没根。

狼王的后面,还远远地跟着一群人,这群人由白狼带队,暗中对狼王进行保护。

狼王千人斩之所以来到湖南,目标就是洪江。只不过,他做事,胆大心细,思维缜密。正所谓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他的器,就是拉起一支队伍,接下来,就是摸清洪江的情况,伺机而动。这次,他来洪江,就是来摸情况的。

三个人骑着马,过了巫水官渡,直奔城内而来。洪江没有城门,只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入口,一些大的入口,已经由马占山的守城队把守,五六个壮丁,对来往人员进行盘查。其中一个壮丁拦住他们,问:“你们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