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与吉姆的婚姻生活(第2/10页)

我在中国是学业和工作能力都非常强的人,到了德国我虽然没有正式工作过,但是我做学生时在德国大公司做秘书和助手的兼职工作都很受同事和老板尊重。因为我在秘书和助手的工作岗位上也奉献我的文化与创意。1993年暑假,我到德国著名的制药公司迈兹(Merz)公司工作,该公司的口服美容补品的一句广告语传遍全德国:真正的美发自内在。在这个公司我的打工待遇是:每小时工资22马克(当时合人民币约120元),后涨为24马克,另带休假和加班工资。我暑假在该公司工作10周,够我做学生一年的开销。在迈兹公司工作时,我的部门老板是迪尔(Dill)博士,他是个经验丰富的长者,迪尔博士有一个长长的大客户名单,上面记录着每个人的生日,他每年不发送惯常的圣诞贺卡,但是送生日祝福。迪尔博士每年都费心构思独特的生日祝福。我在他那儿工作时,曾给他提建议:中国的孔圣人有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您的朋友所有年龄段上的都有,对照中国孔圣人的话,他们一定会各有各的体会。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中国的圣人都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紧张的社会里,如果我们还能够每日三省吾身,那一定对身心都有好处。”迪尔博士对我的建议仔细聆听,详尽询问,把中国孔圣人的话录入他那年的生日祝福词中,依次发给他的两百多个大客户。而迪尔博士自己拟写的前一年的生日贺词中的一句话也给我很大的启发:亲爱的朋友,你一定很需要获得认可……那时,在我的观念中,犯了错误很难马上口头认错,有了成绩也不好意思直接请求别人的认可。若干年后,我从德国回到国内,收到很多求职信,我很惊讶,年轻人都很不吝啬推销自己,求职信上都潇洒地写着:相信我,我一定能胜任;给我一个平台,我将大展宏图。这样的话很轻易就说出口。这些年轻人工作中出现了错误,口头认错非常轻松,“请相信我,下次不会发生了”,而下次再犯错这些年轻人也还是很轻松。

我有一段时间感到自己在国外确实落伍了,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自己对别人的认可对于人生是多么重要,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是有必要的,但是该怎样积淀自己,让自己不轻易跟从广告式的语言呢?

我从小到大学习和工作都是如鱼得水。和吉姆一起生活,我每天都听吉姆下班唠叨工作上的事情,虽然吉姆大部分时候是在笑话和不满老板或者同事,我却能判断出吉姆的工作能力、处事方法都有些问题。对于自己的丈夫,我只能好言相劝,或者和丈夫一起笑话老板和他的同事。我不能完全判断德国公司,更不愿伤害打击丈夫。

但是现在吉姆如此地刺痛了我,我就开始无情地刺痛吉姆。

我刺痛吉姆,有关吉姆工作的成就问题后来长时间伴随着吉姆。

吉姆刺痛我,有关爱情与居留的问题成为我们日后分手的隐患。

要结婚了,我和吉姆走在森林中,空气清新,我的心中充满了爱和感激:“吉姆,你妈妈对我多好,结婚后,我就叫她妈妈。”我感激地想着未来的婆婆,吉姆的回答却给了我一计闷棍:

“你怎么叫她妈妈,她已经有4个孩子叫她妈了。”

我暗自伤心,问:“那我怎么叫啊?”

“就继续叫她名字好了。”吉姆很自然地回答。

“卡琳?”我该叫我的婆婆卡琳!吉姆让我这么叫,我无奈透顶。初到吉姆家的时候,我觉得,按中国的习俗我应该叫吉姆的妈妈为阿姨,可德国没有阿姨这一说,吉姆说德国就叫名字啊。于是我拿腔拿调地就叫吉姆的妈妈卡琳,刚开始有点别扭,叫久了又有点西化的洋气,还有点西化的轻松,但是我的内心深处总是有点不是滋味。现在要结婚了,吉姆让我结婚后仍然直呼婆婆的名字,而且是对我心里真的很爱的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