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V 不愧初心(第3/7页)

可是,当时的我想不到的是,几年后的她的生活,居然并不像当年的蓝图里展现的一样。她变了。我有点搞不明白,促成这个变化的,是她性格里本来就有的东西,还是她后来慢慢体会到的某种她认为是真理的东西。

一开始,V小姐应该是把她父母设计的蓝图执行得不错。

她家搬家,不住我们家属院了,所以我有几年未曾见过她,只是间断地听我妈说起她的生活。

她读大学了,每个月都要回一次家,只是为了陪母亲,其他的时间,或者在屋子里乖乖看书,或者陪着她的父亲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她大四了,没有考证,没有考研,一门心思去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

她毕业了,很顺利地进了本市的教育局,毫无阻碍地获得了那份人人羡慕的轻松而体面的工作。

我问:“她的这个职位是自己考上的吗?”我妈的神情显得有点诡秘:

“反正我是没有听她家人说她考了第几名,但不管怎么样,能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好事,也算没辜负她父母对她的培养了。而且听说在他们单位,上上下下都夸她,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

她到教育局上班那年,我在街上遇到过她一次。

我们各自陪着母亲逛街,几年不见,她出落得好看了。在这座小城,22岁的女孩儿,大多正是不安分的时候,心底的躁动加上糟糕的品位,导致满大街走着的都是把头发染花,衣服也乱穿一气的“非主流”。而她当然全不一样。虽然依然谈不上是美人,但她脸上的婴儿肥褪去后,挺拔的身姿和越发秀气的眉眼显得很突出,整个人呈现出一种这个年纪的女孩儿难得的宁静。

当时的我,也是“这个年纪的女孩儿”中的一员。虽然读了研,也算是有一点让长辈们觉得还不错的资本,但我当时正处于迷茫期,骤地碰到生活已然稳定、举止得体谈吐大方的她,难免地敏感察觉到我们之间的差距,并且感觉到了一丝望尘莫及的心酸。

我们见面寒暄了几句,就各自离去。我妈开始挑我的毛病。“你看你总是穿得松松垮垮的,没有一点女孩子的模样。”

我反驳:“什么叫作女孩子的模样?”

“当然像小V那样的了。你看她那件羊毛短大衣,那件带蕾丝的短裙子,多精神!她妈妈说她现在赚了工资,只穿Jory a(卓雅)的衣服,说是还挺贵的呢……”

我妈唠叨着,带我到Jorya的专柜看,还硬要我试试看。然后我们都发现,那些精致的、甜美的、女性味道十足的衣服,一旦穿在我身上,着实有一种小孩儿穿大人衣服的滑稽感。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有点挥之不去的挫败,而我妈,似乎也只好承认了“自家女儿生得粗糙,实在没办法硬拗成想象中的完美女儿”这个事实。

此后,又是五年未见。

我隐约知道她去相过几次亲,但都未有结果。我妈评价她“眼光太高,不肯将就”,我辩白:“终身大事,为什么要将就?”她说我不懂,人,特别是女人,总是要在适合的年纪做适合的事,不能只凭感觉,否则会乱套的。

去年秋天,我接到我妈的电话。她一上来就告诉我一个让我震惊的消息,V小姐“离家出走”了,事发已经有半个多月了。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她可能是跟父母闹矛盾了。或许是因为感情?也许是因为她喜欢的人并不是父母属意的对象?或是像当年给她安排工作一样,父母觉得她年纪到了,硬要给她安排一个她不喜欢的人结婚?

我妈说,不是。

“昨天,小V妈妈找我哭诉,我才知道的。说是她非要辞职不干,在北京找了一份工作,说是一个什么网站,也不知道正规不正规的,说去就去了!她爸气得不轻,说是要和她断绝关系——她在教育局的工作也是因为她爸的面子才得的,她轻描淡写地就走了!说是局里领导也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好好的一个人,工作也没出什么问题,怎么说走就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