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V 不愧初心(第4/7页)

“她不会是被骗了吧?她现在人呢,不会失踪了吧?”

“我也不知道,她妈到处打听过,说这个网站是专门登网络小说的,还说让我再问问你,到底是不是正规的公司?她走的时候也是给家里留了言,到北京第二天给她爸发了邮件,住址什么的都告诉了,人应该是安全的。可是她爸真的要气坏了,说是等她回来就要收拾她,还坚决不让她妈给她打电话,她妈又不放心她,也是夹在中间太难受才找我哭诉的……”

我妈讲得很零散,而且充满了对V小姐“离家出走”这个举动的不理解,以及对她父母的同情。我又详细问了问,根据自己的理解拼凑了一下,觉得事情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

原来,V小姐这几年一直没有放弃写作,用原来的笔名写了一些古典的言情小说,一直都发表在一个很有名的文学网站上。积攒了诸多忠实读者的同时,她也得到了这个网站编辑的赏识——文风见人品,她的细腻与踏实,即便隔着网络,也很难不被人发觉。

她并不满意自己的工作环境,觉得机构艰深,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又琐碎,毫无成就感可言。但从小以来的听话个性让她不得不继续做下去,毕竟这样并没有压力的生活也并没那样难熬。有时候她也会抱怨,唯一可抓住的知心人就是她通过写文章而认识的那个网站的某一位编辑。

有一天,当她再次为自己的生活“不见天日”而抒发心曲的时候,这位编辑突然对她说,自己最近升职了,部门里刚好缺一个审稿的小编,问她愿不愿意来北京工作。

她突然有了一种真正的被认同感——从小到大,她一直渴望着的,却从未体验过的这种感觉,此刻终于找到了。她审视了一番自己的现状,27岁的年纪,有一份并不喜欢却显得相当体面的工作,以及从未真正实践过的价值观,还有所谓“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的念头所带来的两难处境。于是她决定去找父母商量看看。

第一次,她很认真,父亲却当她是开玩笑。第二次,父亲有些不悦,只是粗暴地告诫她“别瞎想”,而母亲则及时打起圆场。第三次,她极详细地诉说了自己的计划,和自己打算去就职的那家公司的实力,希望得到理解,没想到父亲暴怒,认为她是“猪油蒙心”,不给她任何继续争辩的余地,而母亲则吓呆了。

我总觉得她并不是那种敢于破釜沉舟的人。在坚持自己的选择之前,她应该是把顾全大局放在第一位的。

可是,这件事却让我不得不承认,过去的我并不了解她——在父母的压力和自由的诱惑面前,她就是做了这样一个不讨好的选择。她趁父母外出,收拾了简单的行装,给单位领导留了辞职信,给父母留了一封简单的书信,飘然离去,看来是下定决心做一个与千万人为伍的“北漂”。

但她终究不是一个把事做绝的姑娘。她还是不想让父母为自己过分担心,一到北京安顿下来后,她给父亲发了电子邮件,写了地址和新的号码,还反复请求父亲的原谅,并声明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一切责任和后果由她自己来扛。

她显然想得还是有点过于简单了。单位领导很快给她父亲打来电话,本就气急交加的父亲承诺她一定会很快回来,还百般求情“一定帮我女儿留住这个位置,也一定要替他们保密”。在他们眼中,她这场不告而别的性质无外乎是“离家出走”,是一桩结结实实的丑闻。

而她的母亲,最担心的则是她的安全——一个从小娇生惯养,从未离开过父母的庇护一步的年轻女孩儿,要如何面对大城市的一切,以及一份听起来毫无保障的工作?虽然在她父亲的压力下,她母亲装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但终于顶不住焦虑和伤心,来向亲戚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