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罗(第2/5页)

巴勃罗对所有那些无意识的上帝携带者十分怜悯,他们多次忘掉和拒绝了上帝,让他在一个腐烂的身体里受难。上帝看到人类在探查,不倦地寻找已经丢失的范型。每一个出生的人都可能成为救世主,每一个逝者都是一个失败的方案。人类从第一天开始就进行着各种可能的组合,将各种可以想象到的方剂与分散在世界的神圣颗粒结合在一起进行试验。人类将他们的失败艰难地隐藏在大地里,兴奋地看着母亲们继续做出的牺牲。圣人们和智者们让希望复生,宇宙间的大罪犯们让希望破灭。也许在得到最终发现之前,还得等待最后一线沮丧,还应该核验那些使得人类与范型恰恰相反的方案,那是各世纪都惧怕的世界末日的野兽。

巴勃罗十分清楚,任何人都不应该失去希望。人类是不朽的,因为上帝就在人类里面,而人身所具有的持久性就是上帝本身的永恒。大屠杀、大洪水和地震、战争与瘟疫,都不能使得一对伴侣都不剩。人从来都不会只有一个脑袋,可以让某人一下子把它割下来。

从得到启示那天起,巴勃罗的生活就不一样了。一时的忧虑和热情对于他来说已经停止了。他觉得对于他来说,日夜、星期和月份的常规延续已经结束了。他相信他只生活在一个时刻,一个巨大和停顿的时刻,它犹如永恒中的一个荒岛,广阔而静止。他将自己的业余时间用于思索和谦恭。每天他都遇到清醒的想法,他的头脑里渐渐布满了光辉。不用他做任何事情,普天的习性就会慢慢深入他的心,他觉得自己受到了特别启示,变得聪敏,仿佛一记春天的猛击穿透了他人身的枝叶。他的思想在最高的巅峰上飘荡。在街上,他为他的想法而着迷,浮想联翩,很难想起来自己是在地上。城市在他眼里已经变容。鸟儿和孩子们为他带来幸福的信息。颜色已经把它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犹如刚刚被涂到物体上似的。巴勃罗喜欢看海和大山。他被草坪和泉水所抚慰。

为什么其他人不与他分享这种极度的享乐?巴勃罗从心里向所有人发出默默的邀请。有时他为自己欣喜之孤独而痛苦。整个世界都是他的,他像孩子一样在这样巨大的礼物前颤抖,不过他发誓要认真地享受它。正因为如此,他得把下午的时间奉献给那棵高大而秀丽的树,奉献给那片在空中轻缓转动的白色和玫瑰色云彩。

当然,巴勃罗知道,他实现这种享受的条件之一就是秘密享受,不可转让。他把自己以前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相比较。那是何等荒芜单调的沙漠!他知道,如果当时有人向他揭示世界的全貌,他肯定会无动于衷,看到世界里一切都完全一样,并无特别,空空荡荡。

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哪怕最小的经历。他生活在一种宜人的孤寂中,没有知心朋友,只有远亲。他不善交际和沉默的性格有利于他的闭守。他只怕他的脸会暴露出他这种变化,或者他的眼睛会出卖他内心的辉煌。幸好这种情况丝毫没有发生。在工作中,在客人的家中,谁也没有注意到某种变化,而外表的生活完全与以前一样。

有时候,一个孤立的回忆,童年或青年时期的回忆,突然闯进他的记忆,并入一个明确的记忆单元。巴勃罗喜欢将这些记忆围绕在一个充满他的精神的中心思想周围,他为能从这些回忆中看到有关他以后命运的一种预卜而喜悦。那些预卜他以前没有注意到,因为它们短暂而微弱,因为他当时还没有学会破解大自然发到每个人心里的信息,那些信息包含在小奇迹里。现在这些信息里充满含义,而巴勃罗指出了他的精神之路,如同用白色砾石标记出的路径。每一块白色砾石都让他回想起一段幸福的情景,他可以任意重温那个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