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3/22页)

“因为没有啊。”

“既然如此,事到如今还烦恼什么呢?”

说来也是,为什么呢?

一直以来,马缔都被视为“怪人”。无论是在学生时代还是置身出版社,他总是被孤立在只能远观的边缘。偶尔有人出于友善的好奇心主动上来攀谈,但最后总是干笑着匆匆逃开。或许是因为马缔的回应让人摸不着头脑,尽管他一本正经、真心诚意地应对,却始终无法传达给对方。

饱尝挫败感之后,马缔一头扎进了书本里。无论多么不善言辞,只要对象是书,他便能平心定气,安静而深入地与书本对话。另一个好处是,下课时间只要翻开书,同学便不会冒失地跑来搭话。

因为沉浸于阅读,马缔的成绩突飞猛进。他对传达心声的手段——“词汇”产生了兴趣,大学时选择了语言专业。

可是,无论他掌握了多少词汇,也只是作为知识,苦于表达这点还是毫无长进。虽然心中颇感落寞,却也无可奈何。马缔早已认清这一事实,也差不多接受了现状,可是调动到辞典编辑部之后,内心却萌生了期待。

“小光是想和同事们更亲近吧。想跟大家齐心协力,一起编出好辞典,对吧?”

听阿竹婆婆这么一说,马缔惊讶地抬起头来。

想要说出心声,想和大家心灵相通。

马缔总算意识到,正是这样的情绪在自己心中卷起层层旋涡。

“您为什么会知道呢?难道我自言自语说出口了?”

“这个嘛,因为小光和我像‘呲和咔’[10]一样心有灵犀一点通啦!”阿竹婆婆挤压着热水瓶顶上的活塞,往茶壶里注入开水,“不过话说回来,你都一把年纪了,竟然还为这种小孩儿的事烦恼。小光你呀,真是光长脑袋的糊涂蛋。”

太难为情了。马缔再次沉默,把可乐饼一扫而光。他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寻思,为什么用“呲和咔”来形容“了解彼此的心思”之意呢?虽然曾经在书里读到过这个词的词源,但并无确凿证据。除非有明确定论,否则辞典最好避免涉及词源。因为词汇诞生于使用者之间,不知产生于何时,亦不知出于谁人之口。

即便如此还是让人耿耿于怀。为什么不用“喊一声‘喂’就想到茶[11]”或“一说‘喏’便想起姆咪[12]”来表达,而一定要用“一说呲就回应咔”?“呲”和“咔”到底指什么呢?难道是取自仙鹤报恩中,仙鹤化身的女孩向着天空鸣叫以及乌鸦回应的声音吗?

“只要拜托小光,就会帮我换灯泡不是吗?”

“当然了。”

被阿竹婆婆的声音拉回现实,马缔急忙四下打量。哪个灯泡坏了?马缔特别注意照明,尽量在阿竹婆婆开口拜托之前,一发现有坏的就随即更换。难道是看漏了?

“我邀你一起吃饭,你也不会客气推辞,”阿竹婆婆注视着茶杯里升起的薄薄蒸气,“依我看啊,像这样你依靠我、我依靠你就对了。不光是对我,跟同事之间也一样。”

马缔恍然大悟,原来并非真有灯泡坏掉,而是阿竹婆婆在担心我,为我打气。

“感谢款待。”

保持着跪坐的姿势吃完晚饭,马缔低头道谢。作为答礼,他把刚才带过来的“扎晃一番”双手呈上。

马缔揽下收拾碗筷的活儿,到一楼的厨房刷洗餐具。阿竹婆婆在公用浴室洗完澡,早早撤回了卧室。

马缔总是在上班之前淋浴。他决定今晚不再考虑辞典和人际关系问题,早早休息。

他给阿虎专用的小碗注入新鲜的清水,在猫粮盆里盛满小鱼干和鲣鱼末,并排放在厨房的地板上。阿虎在早云庄只吃一丁点儿当作零食,阿竹婆婆常说“它一定在别人家吃过猫粮了”,但马缔总想象着阿虎自力更生捕食的情景。尽管体形丰满,阿虎可是捕猎能手。他曾经好几次看到阿虎一脸自豪地叼着麻雀或蜻蜓,慢步走在水渠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