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3/10页)

“祖上留下来的宅子很大,路南路北约有5亩地,但房子现在住都不够用,怎谈得上做学堂?四叔有两间,那对吝啬鬼,连想也别想。自己院子里老木匠倒还有两间可以借用一间,再说这时候一开始学生肯定不多。”老木匠是大爷老奶奶的侄,老伴死了自己一人过。

大爷睡不着,索性起来在院子里逛。

夜很静,静静的院子里只有梧桐树上偶尔有几声鸟叫。

“鬼子完蛋了,日子就平安了。”大爷内心感叹。

“这偌大的院子,要是将来有一天,好好地规划一下,能建一个很好的像模像样的学堂。至少可以搞它三层,像欧式教堂那样,主房是藏书阁,附带教室,周围好好地绿化,栽上各种花草,别有情趣。”大爷幻想的自己都想笑。自己现在饭都吃不上,还谈什么学堂。

这学堂叫什么名字呢?不管怎么着,一种压抑促使大爷还在想。

这学堂要体现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历史,使人感到步入此地,有一种历史的宁重和沧桑。大爷想。

他想到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上古愚民,混荒乱世,百族混战,民不聊生,时有圣人出,轩辕结盟神农,逐鹿中原,击败三苗,诛杀蚩尤,统一华夏,史称黄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华夏文明由此开始。轩辕命仓颉造字,祖螺养蚕,神农尝百草以育万民农耕……

他想到了古往今来,探讨中国文化起源,无不从三皇五帝谈起。“三”,这一神奇的数字,给中国文化披上了多么神奇的面纱。古有“三圣”(伏羲、周文王、孔子)演易经,“三易”揭秘中国神秘哲学,“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三秦文化”……

他想到了易经,使中国哲学璀璨流传五千年。《三字经》曰:“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尚书·顾命》:“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礼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乃则之以作《易》。”伏羲据先后天八卦而重为六十四卦方圆图。神农依先后天八卦而作连山八卦,连山易以艮为首。黄帝依先后天卦作归藏八卦,归藏易以坤为首。文王采先后天易演六十四卦次序,作父母六子图,又作六十四卦卦辞,周公继父业,作三百八十四爻爻辞。

他悟出了那冥冥之中期盼他挖掘的那个名字——仓三易斋。

“仓三易斋,好名字!就是她!”大爷心中一颤。

是夜,大爷做了好几个梦。他梦见皎洁的圆月下,星星闪烁着,连菜叶子也挺得神采奕奕,他肩挑瓦罐和爷爷浇菜园;一会儿是自己披红挂彩和张家姑娘结婚,噼里啪啦鞭炮声中,和张家姑娘进了洞房,红红的蜡烛下,姑娘红红的脸庞分外好看;不一会儿又成了和老曹鬼在河边树林里念书。

“老二,你要先从三字经开始,然后就是学好四书五经。“四书”知道吗?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就是《诗经》《礼记》《春秋》《书经》《易经》,这需要慢慢来。先跟我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大爷很有耐心地教着这一个徒弟。

“大哥,怎么这么难学啊?我实在学够了,不如练打枪吧?咱俩比赛枪法。看,那里有一只斑鸠,看咱两个谁能打下来?”老曹鬼掏出日本人留下的撸子枪,手起一枪,掉下些树叶子来。

“就凭你那枪法,还打鸟。看我的。”大爷拔出自己的快慢机,“这枪比你那日本玩意好多了。”大爷边说边找鸟,都让老曹鬼一枪吓飞了,哪里找得到!

“砰!砰!”大爷以为自己枪走火了,没有啊?爆豆似的枪声什么枪都有,可不是自己的快慢机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