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平等与可持续性(第6/6页)

图表15.5:更加平等的国家垃圾的循环利用率也更高。

因此,严重的消费主义、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并不意味着我们注定无法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制度。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态度并非不可改变,也并不是人性的反映。恰恰相反,这些态度反映了各个社会的不同特征。从根本上而言,减少不平等就是要实现从地位争夺驱使之下分裂性的、自私的消费主义,到更加和睦、友好的社会的转变。促进平等有助于提升协同一致的公共精神,这一点对于应对我们所遭受的威胁至关重要。战时领袖早就认识到了,如果想要让全社会凝聚在一起,就必须执行公正的政策,缩小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