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三十

玛斯洛娃可能随同第一批犯人被遣送到西伯利亚,所以涅赫柳多夫正在为动身做各种准备。可是要做的事情太多,即使给他的时间再充裕,也永远做不完。他现在的情况跟以前完全不同。以前,他只须考虑该做些什么,而且都是为了他,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涅赫柳多夫一个人的利益。不过,尽管生活中的全部利益都为了他一个人,可是一切却显得那样枯燥乏味。现在不同了,要做的一切事情关系到别人,不是为了他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但这一切却变得富有意义,饶有兴味,他觉得这些事情多得做不完。

不仅如此,以前别人为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办事,总是使他感到烦恼和气愤;现在他为别人办事,心情却很愉快。

涅赫柳多夫眼下要做的事情有三类。他按平时的习惯,一丝不苟地把各种事情分了类,并且将各种文件按照分类放到三个文件夹里。

第一类事情是有关玛斯洛娃和对她的帮助。主要是为告御状而奔走,并且为西伯利亚之行做好准备。

第二类事情是处理好田产。在帕诺沃土地已经交给农民,条件是他们缴纳地租,作为农民的公益金。但是为了使这件事从法律上固定下来,必须立下契约和遗嘱,并在上面签字。在库兹明斯科耶事情还像他原来安排的那样,也就是说,他收地租,但必须规定交租期限,并且确定从中拿出多少作为生活费,留下多少给农民当公益金。他不知道西伯利亚之行要花多少钱,因此他还下不了决心放弃全部收入,而只是将它减去一半。

第三类事情是帮助关押的犯人,现在求他帮助的人越来越多。

起初,犯人们求他帮助,他总是一口答应,为他们到处奔走,尽量使他们少受点罪;可是后来,求他的人越来越多,他感到无法帮助每一个人,这样他不由自主地做起了第四类事情,最近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这个方面。

第四类事情就是为了解答这样一个问题:所谓刑事法庭这一奇怪的机构究竟是什么东西?它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冒出这种东西,是怎样冒出来的?有了它,就有了监狱,就使他部分认识了关在监狱里的人,就有了从彼得保罗要塞至萨哈林岛(库页岛)的大小监狱,而成千上万的人为了这部莫名其妙的刑法在那里受苦。

涅赫柳多夫通过他同囚犯的私人关系,通过他同律师、监狱神父和典狱长的访谈,通过他查阅犯人名册,他把被捕者,也就是所谓罪犯,归纳为五种人。

第一种人,完全是无罪的,是法庭错判的牺牲品。例如,被诬告的纵火犯梅尼绍夫,例如玛斯洛娃等等。这种人为数不多,据神父估计,在百分之七左右,但是这类人的处境特别引人关注。

第二种人,是在暴怒、嫉妒、酗酒等特殊情况下犯了罪而被判刑的。那些审判他们的人,如果处在同样的情况下,大概也会做出这种不轨之举来的。这一类人,据涅赫柳多夫估计,差不多占犯人总数的一半以上。

第三种人,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极其平常,甚至是良好的,可是那些制定法律的人的看法不一样,他们认为这些人的行为是犯罪,因此判了他们的刑。这一类人包括贩卖私烟的、走私的、在地主和国有大树林里割草砍柴的。还有以盗窃为生的山民、不信教的和抢劫教堂的人,也属于这一类。

第四种人之所以被定为罪犯,只因为他们的道德品质比一般人高。教派信徒就属于这种人,那些为争取独立而揭竿而起的波兰人、切尔克斯人就属于这种人,那些为反抗政府而被判刑的政治犯——社会主义者、罢工工人也属于这种人。这一类社会精英,据涅赫柳多夫估计,所占比例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