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3/8页)

他见证了他们大多数人的艰难返航。第一批的两架在伊朗海岸飞入一场沙暴,因为没有滤沙装置而发生了故障。另一架从正面飞入风暴墙,飞机起火。其他直升机带着伤者返航。在他生命剩下的日子里,每次想起这段记忆和那次愚蠢的计划,他都感到十分痛苦。

1981年夏天到1984年,阿尔文・卡尔森已经是中校了,他和他的家人被派往伦敦,在格罗夫纳广场的美驻英大使馆担任美国海军陆战队参赞。基特在圣约翰伍德的美国学校上学。后来,男孩回忆起他在伦敦的那三年时,充满了感情。那时正是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罗纳德・里根举世瞩目的伙伴时代。

福克兰群岛遭到入侵,旋即被解放。英国伞兵部队进驻斯坦利港一周前,罗纳德・里根到伦敦进行国事访问。查理・普里斯被任命为大使,成为这座城市里最受欢迎的美国人。自此,晚会与舞会不断。在大使馆一次列队迎接活动中,卡尔森一家见到了伊丽莎白女王。十四岁的基特・卡尔森第一次迷恋上了一个女孩儿。而他的父亲,已在部队里待满了二十个年头。

卡尔森中校被提升为海军陆战队第三团第二营指挥官,他的家庭也随着他迁至和伦敦气候迥异的夏威夷群岛的卡内奥赫湾。对十几岁的男孩来说,这段时间就是冲浪、浮潜、潜水、钓鱼,还有对女孩子愈发感兴趣。

十六岁的他,体魄之强健令人惊叹。学习成绩也表明他拥有一个飞速运转的大脑。一年后,他父亲升职到了总参谋部,被派回大陆。基特・卡尔森是鹰级童子军,同时也是后备军官训练营的新生。多年以前所做的推测正在变成事实——就像飞机开始着陆无法停止一样,他正在步父亲的后尘,即将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的一员。

回到美国本土,大学学位向他发出召唤。他被送往弗吉尼亚威廉斯堡的威廉与玛丽学院,在那里寄宿修学了四年,主修历史和化学。其中三个长暑假,分别花在了美国陆军伞兵学校、水肺潜水学校和匡提科候补军官学校。

1989年春天,他二十岁,毕业拿到学位的同时,肩膀上也多了一条杠,成为一名海军少尉。在授衔仪式上,已是准将的父亲和他的母亲都感到无比的骄傲。

作为荣誉学员,他先被委派去海军军官基础学校,过完圣诞后,再去陆军军官学校,直到1990年3月,随后是乔治亚州本宁堡的游骑兵学院。获得游骑兵徽章后,他被载往加利福尼亚的二十九棕榈镇海军基地。

二十九棕榈镇海军基地又被称作“树桩”空地作战中心,他被派往这个基地的第七团第一营。之后,1990年8月2日,一个叫萨达姆・侯赛因的人入侵了科威特。美国海军陆战队重返战场,基特・卡尔森少尉也随同参战。

1990

英美两国声称不能容忍萨达姆・侯赛因侵略科威特的行径,于是从波斯湾到约旦边境,沿着伊拉克-沙特阿拉伯沙漠边境线,在那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联盟。

美国海军陆战队加入到由沃尔特・布隆梅将军统帅的海洋远征军中,其中第一师由麦克・迈亚特将军指挥。基特・卡尔森少尉的军阶离他们还很远,他被分配在了第二师。这一师被配属在联盟战线的最东端,从他们的位置向东,就是波斯湾蓝色的海洋。

第一个月,八月,热得让人恍惚、紧张而忙乱。全师,包括所有的装甲武器、火炮都必须卸载登陆,沿防区配置。庞大的运输编队抵达了至今为止仍在昏睡的朱拜尔油港,卸下所需要的物资,给一个全建制美国师提供给养,用以装备、居住。直到九月,基特・卡尔森才被召见分派任务。那是一个资格很老的少校,讲话尖酸刻薄——这很可能是因为他无法晋升,而且对此很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