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书里的女人与女人的书(第6/25页)

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妹妹

我在书架上不断寻找,但令人悲哀的是,根本没法找到一本有关18世纪以前英国女性情况的书。没有实例,我也就没有办法就我的问题加以反复思考。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女人没写出一首诗?此外,我也不清楚,当时她们是怎样受教育的,她们会不会书写,有没有自己的房间,或者,她们中间有多少人是在21岁以前就生育孩子的——说得简单点,我只是想知道,每-天从上午八点到晚上八点,她们通常在做些什么。她们肯定没什么钱,而且,根据特里维廉教授的说法,她们往往还未成年就已嫁人了,大多是在十五六岁,有的甚至更早。倘若上述情况属实,那么我敢说,假如她们当中真有人突然写出一部像莎士比亚那样的剧本来,那倒反而怪了。

此时,我想起了一位老先生——此人现已作古,但我知道他生前还是个主教——他曾宣称,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女人都不可能拥有莎士比亚的天才。他不仅在报纸上发表这一见解,还曾对一位女士解释说,尽管猫或许也有灵魂,但事实上猫是永远进不了天国的。像这样的老先生,曾用了多少心思来拯救我们女人啊!多亏他们,我们总算摆脱了无知!现在我们懂了,猫进不了天国,所以女人写不出莎士比亚戏剧!

然而,不管怎么说,每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莎士比亚的作品时,我仍不得不承认,这位主教的说法至少有一点是对的,那就是:要莎士比亚时代的女人写出莎士比亚戏剧来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既然那时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现在难以得知,那就来想象一下吧——假如,莎士比亚有个妹妹,叫朱迪丝,具有惊人的天赋,那情形会怎么样呢?莎士比亚本人可能上过文法学校,因为他母亲继承了一笔遗产,还是有点钱供他读书的。他在学校里可能学过拉丁文,读过奥维德、维吉尔和贺拉斯的诗作,还学会了基本语法和逻辑。他是个顽皮的孩子,这谁都知道,曾偷猎过兔子,可能还射杀过鹿,后来又年纪轻轻就结了婚,而且婚后不到十个月,他的妻子就生下了一个孩子。由于行为不轨,他受乡人鄙视,便不得不到伦敦去谋求出路。他似乎生来就对戏剧有特殊癖好,所以先在剧院门口为人家牵马,但不久便设法在剧院里找到了差使,还上台做过配角演员。他生活在伦敦这个大都市里,各种各样的人都见过,也结识了许多人;他在街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才智,在舞台上不断操练自己的艺术,直至功成名就,最后得以进入女王的宫殿。然而,我们不妨来想想,他的那个具有非凡天赋的妹妹又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她只能待在家里。她虽然像她哥哥一样充满活力、富于想象,而且同样渴望了解世界,但是她既没有被送去上学,也没有机会学会语法和逻辑,更不用说阅读维吉尔与贺拉斯的诗作了。她有时会拿起一本书——也许就是他哥哥曾读过的——但没读上几页,她父亲或者母亲就会走进来,要她去补袜子,或者要她到厨房去看一下炖肉,同时还会告诫她说,女孩子不应该痴迷于书本。他们教训她时的态度当然是既慈祥又严厉的,他们家的境况还不错,做父母的知道爱自己的女儿——很可能,她父亲还把她当作掌上明珠哩。有时,她或许还会躲在堆放苹果的阁楼上偷偷地写上几页,但写好后,不是默默地烧掉,就是秘密地藏起来。不久,到了她十几岁时,她就被许配给了住在同一条街上的羊毛商的儿子。她不答应,说她讨厌嫁人。于是,父亲先狠狠地揍她一顿,然后不再惩罚她,而是乞求她,求她不要伤害他,不要在婚事上使家庭蒙受耻辱。他会许诺说,他会给她一串项链或者一条漂亮的裙子作为嫁妆,而且说着说着,他会泪流满面。对此,她还能不听从他吗?她怎么能伤他的心呢?然而,在内心深处,她却怎么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于是,在一个夏天的夜里,她悄悄收拾起属于自己的东西,从窗口挂下一根绳子,逃离了家庭。她连夜赶路,去了伦敦。那时她还不到17岁,但才华出众——论音乐,林中的鸟儿也比不上她;论言词,她和她哥哥不相上下;论想象力,她也是出类拔萃的;而且,和她哥哥一样,也对戏剧情有独钟。于是她来到剧院门口,对他们说,她想当个演员。那些男人一听,便哈哈大笑,尤其是剧院经理,一个胖胖的男人,一边狂笑着,一边对她大声说,女人演戏还不如让卷毛狗来跳舞哩,所以想都别想。他还暗示说——暗示什么,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既然她不可能当演员,还能做什么呢?不就是在酒馆里乞讨,或者半夜里在街头拉客吗?然而,她却是那样地耽于梦想,那样地渴望了解世人的生活,那样地渴望能将自己的天赋化为不朽的艺术。我们知道,她很年轻,容貌又出奇地像她哥哥,长着弯弯的眉毛和大大的棕色眼睛,而这,终于使某个叫尼克·格林的剧团老板对她动了心。她满以为就此可以发挥自己的戏剧才能了,但不久却发现,那个伪君子只是让她怀了孕。接着——接着还会怎样呢?当一个女人的躯体里跳动着一颗诗人的心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她痛苦不堪,最后在一个冬天的夜里自杀了,尸体被埋在城外的某个路口,也许就是今天大象城堡饭店前那个公共汽车站所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