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冲入AI无人区:无人驾驶之路(第2/11页)

图6-1 1939年纽约世博会通用汽车搭建的Futurama场馆

图6-2 Norman Bel Geddes(1893—1958年)最早提出了无人驾驶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开始按照上述设想进行实验。或许是实验让人认清了困难,预言被延后了,他们说这一切会在1975年发生。

在这之后,试图利用铺设在地面上的电线为汽车导航,进而实现无人驾驶的技术探索在各处展开。而英国人把路上的电线改成永磁铁片组成的引导线,他们认为这样做能使控制更加精准,车速更快。“地面轨道派”经历了无数挫折,几乎所有人都隐隐感到,以轨道引导无人驾驶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而且这已经是当时技术条件的“天花板”。不过,这种应用模式倒是在一些送餐机器人的产品中实现了。

1956年,通用公司造出了无人车的实体。它展出的Firebird II(火鸟二代)概念车,首次提出了安全及自动导航系统。钛金属、流线型的车身简直像是一枚直接从科幻电影中开出来的火箭。这只“火鸟”推出第三代时广告语是:“想要坐着放松一下?好,设定好想要的速度,然后调成自动导航状态吧。放开手柄,Firebird III会自己搞定。”

图6-3 Firebird III(火鸟三代)

通用公司还邀请BBC现场直播了高速公路上的无人驾驶测试,不过,这时的无人车依旧通过接收预埋线缆发送的电子脉冲信号行驶,没能挣脱“地面轨道派”的思路。

至此,不论是将“遥控器”掌握在人类手里,还是可行性不高的预铺电缆,都和人类想象中自由、流畅的无人驾驶体验相去甚远。直到20世纪60年代,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项目负责人Cosgriff(科斯格里夫)还深信,埋设在道路中的电子导航设备将在15年内推向公共道路。世界各国的实验室还要在这些“磨盘”的圆周上徘徊多年,唯一的区别是各自走出的半径大小。

曙光就在前方

当时,影响今天无人车的主流技术已经在各大研究机构中显露雏形。只不过在那时,这些技术零星分散在各处,也没有人想到要把它们组合起来。

1966年,智能导航第一次出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所里,SRI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研发的Shakey是一个有车轮结构的机器人。它可能要花上数小时才能完成开关灯这样简单的动作,但在它身上,内置了传感器和软件系统,开创了自动导航功能的先河。

1977年,日本的筑波工程研究实验室开发出了第一个基于摄像头来检测前方标记或者导航信息的自动驾驶汽车。这辆车配备两个摄像头,在高架轨道的辅助下时速能达到30公里。这意味着,人们开始从“视觉”角度思考无人车的前景。导航与视觉一起,让“地面轨道派”寿终正寝。

与此同时,GPS系统于1973年开始发展。DARPA(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1984年启动了“ALV自主陆上车辆”计划,目标是通过摄像头来检测地形,由计算机系统计算出导航和行驶路线等。当时,这一机器人采用激光雷达来识别道路,依靠GPS进行导航,并通过小型化的短波雷达来发现前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并自动刹车。在这些描述中,已经不难看出无人车研究路径的成熟,但遗憾的是ALV项目研究持续了5年,由于成果有限,国会削减经费,被迫终止。这一停,又将无人车的诞生推迟了若干年。

同样在军事领域投入无人车研究的还有德国。德国军方科研机构从1987年开始和奔驰合作,开发无人驾驶车辆,其技术甚至比DARPA的ALV项目更为成熟,采用摄像头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道路进行识别。这项研究同样没有取得太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