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4/10页)

屋里的空气一下子变得活跃和自然起来,戴晓明这个人喜欢跟有能力的人交手,这种时候他反而超凡脱俗没架子。两个人扯了几句闲话之后,戴晓明把话题转到正道上来。戴晓明说:“《坚冰下的隐秘》我看了,老实说的确是好文章,但是现在不能发。”

“为什么?”

“咱们每天收那么多红头文件,为什么还用说吗?毕竟是负面新闻嘛。”

“我也想过我们自己的报纸可能不好用,毕竟言词太激烈了,那我也只好拿到《精英在线》上去发表了。”

“不行,我明确告诉你不行。”

“这又是为什么?”

“你哪来那么多为什么?我不能给方煌提供炮弹你懂不懂?我花的人力物力他却在那里坐享其成,他还真以为他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呢。而且我跟你这么说吧,《精英在线》也不会用你这篇稿子。”

“我不相信谁真的能一手遮天。”

戴晓明叹道:“你不信,就只能证明你见的世面太少了。”

呼延鹏想了想,说道:“那你的意思是……怎么办?”

“我想我特批一个数目的稿费,就算报社把这篇文章买断了。……你不用解释,我当然知道你不是为了钱,但这篇文章本身是有价值的。”

“然后呢?”

“没有然后,但是你也没有损失。”

呼延鹏看着戴晓明,半天没回过神来。如果不是亲耳所闻,他真不敢相信这是戴晓明做出的决定,如果说徐彤让他对人性有过一次深刻认识的话,那么戴晓明此刻的一番话,给他的是一种彻底的幻灭感。

沉默良久,呼延鹏觉得他的味觉也出了毛病,本来虽苦但是回甘的猴魁茶,在他嘴里已全是苦涩之味,了无生机。但是呼延鹏还是尽可能地平静道:“戴总编,我能不能把我们今天谈话的基调改一改?我的意思是我们既不是朋友也不是上下级的谈话,而是男人之间的谈话你看怎么样?”

“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这篇稿子的事我们姑且不谈,我想说的是其实我特别想做一个放任自流的人,因为这是一个谈责任便会让人耻笑的时代。但是很不幸,我碰上了翁远行的案子,由这个案子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责任,我肩上有责任,办报纸也有责任。而你,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心目中的榜样,你什么也不怕,敢办一份有责任感的报纸,一份人们自掏腰包愿意看的报纸。你打破了许许多多的禁忌,让文化人挺直了腰杆说话。包括你在报社强化自己的个人领导,在外面大肆兼并好大喜功,到北京拉关系、送礼让自己的仕途更顺利这我都能理解,因为做一个改革者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可是现在……这一切算什么呢?你跟那些毫无作为的人一样,开始自保,开始做一个平庸的人,办一份平庸的报纸。这只能说明你以前的所作所为,无非是要建构好一个你自己满意的土围子好在里面当山大王。那你就不是什么改革者,也不是什么优秀的报人,充其量是一个会赚钱的能人,一个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商人。那么我们这个全国第一家成立的报业集团,这个红红火火万人瞩目的基业其实只是一个空壳,是根本没有一点希望的。”

这些话真的是让戴晓明有些坐不住了,他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看问题会这么尖锐,每句话都踩在他的七寸上。这些年来他春风得意,如坐云端,听到的都是赞扬和佩服的话,他已经太不习惯这种不恭敬了。但是他知道他不能发火,因为他的失态会证明呼延鹏的判断力是对的,可是他对这些直捅他心窝的话又怎能善罢甘休?他觉得呼延鹏也太狂了一点,你以为这个世界上就你明白?你现在年轻,当个小记者,知道什么轻重?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觉得委屈,那就是你受的委屈太少了。如果你愤世嫉俗,那你就根本没受过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