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2/10页)

槐凝自然接收到了这一份无以言说的友情,她说:“谢谢你,呼延。”

两个人约好了进一步深入调查的计划,正准备离去,这时呼延鹏的手机响了。

是洪泽打来的,他问呼延鹏在干什么,呼延鹏说在跟槐凝喝酒。洪泽以为他在开玩笑,呼延鹏说真的,并且还告诉了他在哪个酒吧。洪泽忙说那你一定要把她稳住,我马上过来。不一会儿,他就真的跟柏青赶过来了。

柏青显然是无辜的,别有用心的是洪泽,所以他不好意思自己来,呼延鹏心想,这家伙到底怎么回事?难道真的疯了不成?

见到他们两个人,毫不知情的槐凝大方地说道,早就听说你们是铁三角,那你们聊吧,我先回家去。

不等她起身离去,呼延鹏一把抓住她的胳膊道,槐凝,你可不能走,你一走不是阴阳大失调了吗?再说,今天晚上你就好好轻松一下嘛,你又不是铁打的。拗不过他,槐凝只好又坐下了。

洪泽看了呼延鹏一眼,颇为赞许地冲着他直点头。不过呼延鹏还是第一次见到洪泽对一个女人这么上心。柏青当然明了洪泽的心意,又急忙去叫了一瓶上好的红酒外加小吃。

这个晚上,洪泽特别希望自己能够超常发挥,妙语连珠,但可能是情绪紧张的缘故,他显得笨嘴瓜舌的毫无风采,几乎没有给槐凝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

直到他们三个人把槐凝送上一辆计程车,并且目送着计程车绝尘远去。呼延鹏才严肃地对洪泽说,洪泽你也太不地道了,你这么做是乘人之危你知道不知道?见到柏青站在一边笑,呼延鹏又忍不住针对他道,你也是没有原则,人家槐凝的丈夫在生病,你也不说劝劝洪泽别这么胡闹,反而陪他一块来。

洪泽笑道,呼延鹏,你现在不光是正义的化身,还成了传统道德的卫士?可我一直就是乘人之危的小人,我可不想当什么英雄,英雄气短,而我现在需要的是儿女情长。

戴晓明现在有两处办公室,部里的和社里的。不过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喜欢在社里面办公,这可能是个习惯问题,也可能是他工作侧重点的下意识倾斜。

最初的兴奋早已烟消云散,对于干惯实事的戴晓明来说,他深感部里的工作虚无缥缈,既没有指标,也不能量化。戴晓明不是官员出身,想当初他是一颗汗珠砸八瓣干出来的,所以他总是把工作安排得非常具体,总是对比报社的人是怎么干活的,而那些无所事事被养着的人又是怎么干活的。尽管林越男叮嘱过他,到了部里当领导只记住一条,千万不要乱说话。因为位置不同,身份也不同,当领导首先是要有水平,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但是戴晓明还是忍不住拿他看不惯的事情开刀,别说乱拨经费,就连以往年年拨的创作经费也扣住不拨,而且他放出话来说,原创人员本来就应该自生自灭,应该比工人农民更先于推向市场,否则他们怎么反映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活?

这无疑是一句得罪大多数人的话,各个剧团、研究所都养着一批专业写手,都指着那点钱发奖金、下生活、采风什么的呢。何况行行业业都有通天的人物,也就有人告状告到市委书记那里。市委书记找戴晓明谈话,狠狠批评了他。戴晓明说,宣传部的工作也要讲效益。市委书记说,讲什么效益啊?难道讲经济效益吗?戴晓明你脑子里还有没有政治?如果没有那我就提醒你,宣传部的工作就是要讲政治。

北京方面,与他关系密切的首长秘书,也多次打电话提醒戴晓明,不要总是对负面新闻情有独钟,《芒果日报》在起家的时候重视针砭时弊肯定是没有错的,但是它毕竟还是一份希望有所作为的报纸,尤其是当今社会,它更是要起到正面歌颂、树立党的威信的作用,从而成为一块让党放心的思想阵地。首长的秘书还说,你走到今天这一步很不容易,不能让人家说领导上提拔了一个“刺头儿”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