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第4/4页)

宫岛抬起头来看画,身后的人们伸着脖子看宫岛。

宫岛在每一幅圆前都凝视许久,或点点头衷不赞许,或不加评论地沉思,特别在《猫面颊中的舌头》、《大地的精灵》、《摇滚乐队》几幅跟前站的时间最长。作者仍是没精打釆地低着脑袋,不往跟前凑,倒是那位姑姑这时显得格外精神,搁着小碎步,伺候在宫岛左右。

她走过来说:“既然宫岛先生喜欢这幅《大地的精灵》,远山君应该奉送。我做主啦!”说完,看也不看远山,踮起脚跟摘下那幅,以极熟练的速度包扎完毕,末了,在包上扎了一道天蓝色的彩带,用机器打了朵美丽的纸花,然后将包递给远山,让他送到宫岛手上。

一幅画,十万块,白送了。姑姑大方得出奇。

“先生怕不喜欢这东西。”远山有些迟疑。

老太太说喜不喜欢是先生的事,送不送是你的事,哪个画展也不是为了赚钱的,艺术品无法估量价值。”

“不是那个意思,”远山逾尬极了,“先生是搞学问的,未必……”机灵的老太太歪着脑袋问宫岛,“您难道不喜欢?”

“喜欢,喜欢。”宫岛连忙回答,远山只好将那幅捆得严严实实的《大地的精灵》双手捧上。

宫岛说这样珍贵的东西,回去一定要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宫岛对画展说了少客气话。可惜,在语言学治学问题上,他从来未对我这么客气过。

和远山把宫岛送出书店,不少人跟了出去日本小青年素有崇拜明星的习惯。也有那么几位,夹着打了蓝带子的包装,是趁宫岛与作者寒暄的当儿买的。

于是,星期日的原宿人街上,当日的流行物是东屋堂书店售画处的猫画,青年们要求用蓝色鲜明带子捆扎,打出一朵纸花。展厅内拥进一群黑衫黑裤者,拥进一群红发绿发者,拥进一群持玩具手枪者……一群又一群,并不看画,只是关心画的包装和蓝色带子。吵吵嚷嚷,拥拥挤挤,专挑贵的买……

姑姑此时动作迅速,敏捷,极麻利的一方面取货交钱,照应营业员别出差错,一方面又让远山站好大门,以起到招揀願客,监督门票收入的作用。她自己,则时时以飞快的、如蜥蜴吐舌般的速度,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角落里不引人注目的画的价格偷偷提高了几倍。

好个买卖人儿,不愧卖了一辈子书。

那张只绘着一只眼睛的猫竟有三四双手同时伸向它。

我不明白,这些猫何以值得这些人如此的狂热。众多的买主中,有谁能了解站在门口已变得呆若木鸡似的作者的内涵?那些经过强化,变了形的猫们,究竟牵动了购买者的哪一根神经?

可怜的人。

可怜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