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谶森林与浪胖(第3/16页)

帕吉鲁还有个课也挺受欢迎的,叫“发呆课”。他喜欢发呆,就带学生们去发呆,大家找个学校某处,图个位置坐下,让聒噪的身体在地表找到了安顿的插座,接上地气,灌进大自然的灵气。发呆没这么简单,不能跟别人玩,不能跟别人说话,只能自己跟自己相处,自己跟自己的孤单、愤怒与无聊相处,最后不是待不住,就是睡着了。

帕吉鲁解释,发呆不是想东想西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比较有建设性的发呆是独处,聆听并分辨出周遭二十种以上的声音,直到100公尺外的微音也能入耳。发呆也可以做些事,比如:跟踪一只蚂蚁在草坪上10公尺的路径,即使混在上百只的蚂蚁队伍中,也能清楚找到它;没有两片落下的槭叶有相同的虫孔、色晕与大小,想办法在两小时内找出最相似的;或算出一片树叶的叶脉有几道分岔,算出风中摇摆的银杏叶,算出从树干到最高处的树枝总共分岔了几次。

“这哪算根葱的发呆?是发疯吧!”连负责沟通的古阿霞都发出惊叹。

“我算出来了,六百五十二个分岔,”一个向来安静的孩子说,“去年的银杏从底下到最上面,有这么多分岔,今年我就不知道了,树会长大。”

“真的?”

“我沿着树干爬上去一个个算。”

“好厉害。”大家惊呼。

“还有呢!去年银杏的树叶超过两千八百片,种子有四百三十颗。”

“吃饱没事干,你疯了吗?”有人大喊。

大家的眼神转向了操场边的银杏,这棵树龄四十年,越活越有精神,每年深秋,落下的白果种肉飘出一股浓烈臭味,有些小动物来取食。时序更晚,树叶会晕黄如琥珀酒液,不杂一叶绿渣,便在突如其来的寒风中全部褪落,集体撤退到泥地成了发光的影子般。这时候有心的孩子可以算尽它的树枝分岔。

那个算尽树岔的孩子,觉得古阿霞与帕吉鲁每每耳鬓交接,像蟋蟀沟通,便说:“他真的只跟你说话?而且只跟你讲‘蟋蟀话’?”

古阿霞说:“差不多。”

“那他怎样才能跟我讲蟋蟀话?”

“如果你能够算出那棵银杏树的落叶底下,会有多少种植物的种子,他就会跟你说话。”

“不可能的。”所有小学生大喊,因为有的种子微小难辨。

“蟋蟀叔叔算过,真的。”古阿霞说。

在海拔2000多公尺的伐木工寮里,古阿霞为五个小朋友讲故事,不过找她的电话也追来这了。电话那头,赵旻在不断干扰的噪声中说,黄狗咬破了朱大妈的喉咙。朱大妈受伤了,一直哀号,流了很多血。电话陆续打了八次,古阿霞除了接起前两通,就不再理那些电话了,一来是她没有办法实时下山,二来她不希望老是有人中断她讲故事。

外头飘起又浓又冷的大雾,拍打屋墙。这间桧木皮工寮在海拔高处,地点偏僻,距森铁有1公里,房舍老旧,不通风的空间在夜晚时因为人们的体温升聚而在屋梁滴起水珠,像活在大野狼滴口水的嘴里。这成为古阿霞说童话的背景,只要就一盏炉火讲,孩子们特别专注。

“电话很急,怎么了?”一个孩子问。

“朱大妈被咬了,严重受伤,流了很多血。”

“你不担心?”

“会担心,但是光着急也没用,山下这么多人帮忙,他们会先处理。”古阿霞说,“对了,我故事讲到哪了?”

这五个小孩中,有一位叫王大崇的小孩到了法定入学年纪,会写些字,却拖了三年迟迟不上学。学校通报了教育厅,公文跑了一年,要是再不入学,将由警察权介入。古阿霞此行是来劝说的。

小孩的母亲曾说:“大崇怎样都不想离开我,送他去学校又跑回来。我叫碰碰车司机不要载他,他就走路上山,走过几百公尺又黑又滴水的山洞都敢。他每天晚上睡觉要摸我的耳垂,我看他将来的老婆得有弥勒佛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