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爱生活,爱抱怨(第2/4页)

我知道,励志书的最大回应就是“这世界从来不平等”。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抱怨,这世界会更加不平等。还记得N年前美国NBA的劳资谈判,整个赛季没打一场球,原因是什么?就是球员跟资方的抱怨,这样的抱怨换来的就是每个NBA球员对平等的要求。由此回溯到新中国成立前的N次大罢工,那还不是那个时代工人跟“资本家”的抱怨而导致的民主主义革命?

可以从更深层次分析。最新研究表明:人类追求平等与追求助人的机能,在大脑的同一个部位体现,那就是额叶F5区的镜像神经元。为何你喂孩子吃饭时自己也会下意识张嘴;为何一个人说烤鸭真香,你也会流口水;为何陌生人患恶疾,你会感同身受而向他捐助;为何朋友站在台上出糗,你会替他着急;为何别人多拿奖金,你会觉得不忿;为何客户给钱少要求多,你会觉得不公平……全部是因为这个镜像神经元作怪。换句话说,如果哪天你已经不会抱怨追求平等了,你也就变成了再也不会帮助别人的冷血动物。

● 愧疚

有没有想过当你抱怨时,你其实还想要一个东西,那就是被抱怨者的愧疚。当你跟别人提:“当初上司答应我本月完成10万元的目标就给我多3000元,结果我干出12万元,也没多钱。”这时,你是否暗自希望这个抱怨能传到那个上司的耳朵里,并暗自希望他感到愧疚?我们除了是感情动物,也是交易动物。自己心里总有一小本感情债,欠钱要记账,欠个人情同样记得清清楚楚,还生怕对方不知道。抱怨就承担了这个传递信息的任务。当有人欠你的时候,你是债主,没法要回来,通过抱怨让对方内疚一下难道不行?

好了,给抱怨做了这么多开脱,其实是为了让每个人咂摸抱怨的意义。在这个职场江湖,搞明白因何,下一步就得想清楚如何。还记得那句古谚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得“会”哭,才能有奶。

抱怨,是一场沟通和谈判。

既然是沟通,就得做到三选:选好对象、选好方式、选好内容。

● 选好对象

你要向谁抱怨?那得看听你抱怨的人会不会让你更难受。如果是一听你抱怨就很烦,直接告诉你住嘴的人,他们既不能满足你的期待,又不能让你博得同情,那找他就是找错了人。你们俩不搭调。

那什么人靠谱呢?

自言自语。相信很多人独自一人时,会自言自语骂尽天下负你之人。自我抱怨确实起到一些倾诉的作用,但总感觉差那么点什么。

同情你的人。你的家人,那些善于换位思考的朋友。你可以冲他们倒倒苦水,至少他们不会马上阻止你情绪的流淌。但如果你抱怨太多,再有同情心的大妈都会听烦。

这还不够,我其实建议你找能满足你真实期待的人“抱怨”。职场中,也许你的期待来自同事、来自老板、来自上司。只有他们能听到你的抱怨,知道你的期待,才有可能实现你的期待。但是,鬼都知道,你冲他们抱怨,往往期待满足不了,甚至会坏了大事。那不是因为你找错了人,而是因为你没用对抱怨的方式和内容。

找第三方咨询。如果你对亲人、朋友、同事都有所忌惮,那最好的方式是找一个第三方的咨询。心理咨询和职业咨询干的都是化解抱怨的事。经过训练的咨询师会接纳你的一切倾诉,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引导你的情绪,将其转化为你的期待和行动。

● 选好内容

你一定会说抱怨的内容还不就是对某个事实不满吗?而当听到很多抱怨时,你会发现我们所沟通出来的内容往往不单单是某个事件,而是跟在后边的演绎猜测。“我干的活跟小刘的一样多,结果公司奖励他不奖励我。”这算是事实,但后边往往会带着猜测:“一定是小刘跟张总净谄媚,你看他每天在公司,装样子的时候比真正干活的时候多得多。”然后,评价及盖棺定论就跟着出来了,“哼,这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