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7页)

工程从8月下旬开始。

有马如愿以偿。犯人们发挥超常的竞争心理,用钺斧放倒茂盛的粗树,烧掉树根,又挖出到处裸露的岩石,平整出十五间宽的空地,在这中央开出三间宽的道路。臂力超群的犯人无意中站在疑似指挥员的角度上督促勉励其他的犯人。

看守们想要尽快放倒树木,用绳索将犯人吊在树枝上,利用犯人的重量将树木放倒。也有人被压在树底下非死即伤。

筑路工程不分昼夜地进行着,犯人们分两班轮流干活。一接近中心点,前方就传来看守们的怒吼声,看得见树木倾斜着倒下,犯人们更是加快动作朝着中心点推进。不断出现犯人因繁重的劳动和营养失调而倒下的情况,但尸体只被放置一边,工程继续进行。

下雪了,犯人们冒着雪打碎岩石、放倒巨树继续干活。也发生过逃跑事件,但大地上银霜遍地,没有像样的食物,在山里迷路后气息奄奄地回来是常有的事。有的逃犯被击毙或被残酷地杀死。

12月27日,犯人们到达积雪覆盖的天盐、北见两町的边界,筑路工程结束了。犯人们的牺牲巨大,狱外劳务者一千一百一十五人中有九百一十四人疾病缠身,一百八十六人死亡,几乎是全军覆没。

此后网走分监临时关闭,靠着取消钏路分监、收押从钏路分监转来的犯人才得以重新开张。

1903年宣布监狱官制,改称网走监狱,接着1922年由于官制改革,成为网走刑务所。

网走刑务所依然保留着当初设立分监时靠农耕保证自给自足的政策,作为刑务所拥有农场而成为一个特例。国有土地不断得到开发,耕地得到扩大,在专家的指导下收获以大米、小麦为主的谷类、蔬菜类,甚至还饲养了耕马和乳牛。

随着刑务所越来越盈实,网走村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创设分监十一年后的1902年,人口很快超过四千人并实行町制(7)。配备了港口设施,进出定期航线的船只,渔业、工商业也繁荣起来。随着道路的整修,还推动了铁路建设。1931年,与钏路之间的钏网线全线通车,网走町与周边的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在1941年12月8日宣布向美、英、荷宣战时,已经成为人口三万的大型集居地。

战时,网走刑务所的规模已经很大,在四万坪的用地上设立了监舍、工厂等,拥有网走湖畔农场、北山农场、二见冈农场、住吉农场等大型农场,还拥有广阔的牧场、山林。饲养绵羊、乳牛、马匹、兔子,还加工西服、黄油、靴子等,从山林里砍伐出来的木材除用作燃料外,还用于制造家具、弹药箱等。

为了弥补战时劳力不足,网走刑务所派遣犯人参加狱外劳务,去海军的美幌机场备置工地干活,同时也去军事设施工地劳动。

农场里建起称为“投宿点”的监舍,架设了岗楼。犯人们从早晨干到太阳下山,看守部长骑着马巡视,看守负责监管犯人。看守部长佩带小手枪,骑马时手持卡宾枪,看守们则佩带大型手枪。

町上的居民都看到犯人们早晨列队离开刑务所去劳动、傍晚回刑务所。犯人们从刑务所后门一出来,便由看守陪同着朝狱外劳务所走去。他们既有集体一起去农场的,也有急急赶往面临鄂霍次克海的海军警备道路拓宽工地的。

即使雨雪天也照常干活。傍晚回到刑务所,晚饭后在狱内工厂制造部队委托的产品直到9点。同时,在网走站经常有头戴草笠、戴着手铐、腰上绑着法绳的成群犯人下车。他们是去女满别正在建设的海军机场从事劳务的,在看守的陪伴下穿过街道,朝女满别走去。

身穿浅黄色囚衣的犯人群体在居民的眼睛里,成了町上的一道风景。大正时代用刑务所附属的工厂里烧制的砖垒起的大门,高十五尺、四周达六百间长的围墙象征着町的性格,表示町与刑务所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