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3/5页)

[61]药衡中指1/8盎司,约合3.88克。——译注

[62]埃莉诺·辛克莱·罗德(Eleanour Sinclair Rohde, 1881—1950),英国园艺史学家、作家和园艺师。

[63]圆颅党为国会知名党派,与保王党对立。——译注

[64]本杰明·伍利(Benjamin Woolley),英国当代作家、媒体记者和电视节目主持人。

[65]文中莎士比亚作品的译文,均摘自朱生豪先生的译本,个别植物名有改动。——译注

[66]英国民间传说中顽皮善良的精灵。——译注

[67]朱生豪先生将它译作“爱懒花”。——译注

[68]英语原文在野蔷薇前面还有一个麝香蔷薇,但朱生豪先生翻译时没有译出。——译注

[69]位于奇尔特恩的一个村庄。——译注

[70]利·亨特(Leigh Hunt, 1784—1859),英国评论家、诗人。

[71]莫莉·马胡德(Molly Mahood),现为英国肯特大学文学教授,著作《作为植物学家的诗人》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

[72] 杰弗里·格里格森(Geoffrey Grigson, 1905—1985),英国诗人、作家、评论家和博物学家。

[73]伊丽莎白·黑尔辛格(Elizabeth Helsinger),现为美国芝加哥大学语言与文学教授。

[74]海尔普斯顿的一棵老山楂树,在圈地运动中被毁。

[75]佩尔·卡尔姆(Pehr Kalm, 1716—1779),瑞典—芬兰探险家、植物学家、博物学家、农业经济学家。

[76]《物种起源》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版的。——译注

[77]疑为作者笔误,资料显示飓风发生在1987年,而非原文所写的1989年。——译注

[78]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Alfred W. Crosby, 1931— ),美国历史学家,著有《哥伦布大交换》和《生态帝国主义》等。

[79]威廉·杰克逊·胡克爵士(Willam Jackon Hooker, 1785—1865),英国植物学家。

[80]约瑟夫·班克斯爵士(Josepf Banks, 1743—1820),英国植物学家、博物学家。

[81]谢拉德教授指由威廉·谢拉德捐款设立的教授职位,为牛津特有。——译注

[82]约翰·西布索普(John Sibthrop, 1713—1797),英国植物学家。

[83]欧洲贵族子弟进行的一种传统旅行,尤其盛行于18世纪的英国。——译注

[84]乔治·克拉里奇·德鲁斯(George Claridge Druce, 1850—1932),英国植物学家,曾任伦敦市长。

[85]索尔比(Sowerby, 1757—1822),英国植物学家和插画家。

[86]乔瓦尼·巴蒂斯塔·达·科内利亚诺(Cima da Conegliano, 1459—1517),意大利画家。

[87]雷·维克里(Ray Vickery, 1947— ),英国民俗学家和植物学家。

[88]巴特尔·托瓦尔森(Bertel Thorwaldsen, 1770—1844),丹麦雕塑家。

[89]卡斯蒂利亚是位于西班牙的古代王国。——译注

[90]中文译为“青青芳草”,直译应为“蓝草”。——译注

[91]阿萨·格雷(Asa Gray, 1810—1888),被誉为19世纪最重要的美国植物学家。

[92] 扬·韦南茨(Jan Wynants, 1632—1684),荷兰画家。

[93]雅各布·范勒伊斯达尔(Jacob van Ruisdael, 1629—1682),荷兰画家。

[94]克罗德·洛兰(Claude Lorrain, 1600—1682),法国巴洛克时期的风景画家。

[95]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 1727—1788),英国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

[96]理查德·威尔逊(Richard Wilson, 1714—1782),英国风景画家。

[97]J. M. W.透纳(J. M. W. Turner, 1775—1851),英国著名画家。

[98]约翰·林内尔(John Linnell, 1792—1882),英国风景、人物画家和雕刻家。

[99]詹姆斯·沃德(James Ward, 1769—1859),英国画家,以画动物为主,也是雕刻家。

[100]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 1776—1837),英国风景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