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2/5页)

[31]艾勒特·艾克瓦尔(Eilert Ekwall, 1877—1964),瑞典隆德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家。

[32]P. V.格洛布(P. V. Glob, 1911—1985),丹麦考古学家、人类学家。

[33]亨利·梭罗(Henry Thoreau, 1817—1862),美国著名作家、博物学家、改革家和哲学家。

[34]也称“肮脏的30年代”,指1930—1936年北美发生的一系列沙尘暴事件。——译注

[35]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生于德国纽伦堡,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师。

[36]原文中那段英文没能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中找到对应原文,疑为作者凭回忆所写。此处中文摘自韩耀成译本中最贴近文意的一段。——译注

[37]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约前370),古希腊医师,被称为“医药之父”。

[38] 盖伦(Galen,129—约200),希腊解剖学家、内科医生和作家,其著作对中世纪医学有决定性影响。

[39]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公元前370—前287),亚里士多德的学生,植物学创立者。

[40]派达尼奥斯·迪奥斯克利德斯(Pedianos Dioskurides, 40—90),古罗马时期的医生与药理学家,其代表作《药物论》是现代植物术语的重要来源。

[41]维也纳古本是指藏于奥地利图书馆的一系列手稿珍本。——译注

[42]阿普列尤斯(Apuleius, 125—180),古罗马作家、哲学家。

[43]保罗·克利(Paul Klee, 1879—1940),瑞士裔德国画家,被誉为20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最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之一。

[44] 托马斯·塔瑟(Thomas Tusser, 1524—1580),英国诗人,同时也是农夫。

[45]多萝西·哈特利(Dorothy Hartley, 1893—1985),英国社会历史学家、插画家、作家。

[46]荨麻繁荣昌盛的地区还包括如今的威尔特郡。从大片工业化管理的耕地中流出的化肥,加上家用清洁剂里的磷酸盐,一起涌入肯尼特河。每到夏天,两岸茂密的荨麻就会绵延成12英里(约合19公里)长的几乎没有空隙的植物带,有些植株可以长到10英尺(约合3米)高。——作者注

[47]巴塞洛缪·沙瑟尼(Bartholomew Chassenée, 1480—1541),法国著名律师,为老鼠打官司而出名。

[48]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 1946— ),英国作家,2011年以《终结的感觉》获布克文学奖。

[49]原文为Complete Book of Husbandry,这里作者似写错书名,菲茨赫伯特所著的书为Book of Husbandry,故没有翻译为“全书”。——译注

[50]约翰·奥布里(John Aubrey, 1626—1697),英国古文物收藏家、自然哲学家、作家。

[51]大英博物馆最早的所在地,位于英国的布卢姆斯伯里。——译注

[52]威廉·特纳(William Turner,约1508—1568),英国博物学家、牧师和医生。

[53]约翰·吉尔摩(John Gilmour, 1906—1986),英国植物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植物园主任。

[54]威廉·科尔斯(William Coles, 1626—1662),英国植物学家。

[55] 朗贝尔·多东斯(Rembert Dodoens, 1517—1585),比利时植物学家和医生。

[56]威廉·塞西尔爵士(William Cecil, 1520—1598),英国政治家,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首席顾问。

[57]托马斯·约翰逊(Thomas Johnson, 1600—1644),英国药剂师和植物学家。

[58]英国城市,位于肯特郡西北部、泰晤士河南岸,有伦敦港大门之称。

[59]坦塔罗斯为宙斯之子,起初深得众神喜爱,后因骄傲自大、侮辱众神,被打入地狱,永远受痛苦折磨。人们以“坦塔罗斯的痛苦”喻指能够看到目标却永远达不到目标的痛苦。

[60]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 1578—1657),英国医学家、生理学家和胚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