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历法之争(下)(第3/3页)

而到底谁在抄袭谁,这就有点不好说了!

当然,按照张顺前世的“记载”,这时代西欧在天文方面有三种学说,一种是托勒密体系,一种是哥白尼体系,还有一种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第谷体系。

当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以后,除了遭受教会的反对以外,其实当时欧洲的大多数天文学家对此不太赞同。

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天文学家一些推算和观测结果和哥白尼体系不符。

这个时候,天文学家第谷就综合了托勒密和哥白尼两个体系是“优缺点”,提出来一个折中的第谷体系。

当然,别看这个体系有点怪,当时相当于传统的托勒密体系来说便是一大进步,甚至某些时候他比哥白尼体系更能够解释当时天文学家观测和推算的结果。

故而,这个理论一出来,顿时就得到了很多天文学家的支持。

且不说张顺前世记载如何,且说实际上那汤若望为了彻底压过“钦天监”和“东局”,故而他特意挑出来自认为最具备优势的第谷体系最为开头。

“好吧,你继续!”张顺听了汤若望的话,不由点了点头,一时间也不置可否。

如今他正要评估双方天文学发展的水平,故而还是以倾听为主。

果然那汤若望绘声绘色的讲完了第谷体系以后,见张顺不为所动,还道他“不识货”。于是,他又把托勒密体系拉出来批判了一番。

所谓托勒密体系,自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心说。

而是一个以地球外的一个点为中心,围绕着地球在内的区域拟合了一大堆恒星、行星轨迹的天文体系。

本来张顺对此倒不甚在意,正满心思琢磨回头问问魏文魁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如何。

只是他听着听着,突然一个激灵,想起了前几天戈承科提到的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武术家、军事家唐顺之,其实他还是一个著名的天文学家。

此人因为研究《授时历》中的“弧矢术”和“回回历”出名。

这“回回历”本于元代传入中国,至元亡以后,朱元璋命人翻译成汉语,以便补充中国历法之不足。

然而,由于这个历法立法原理和中国传统历法不同,向来只吸收了少量算法,对其原理不甚了了。

直到这喜欢追究“历理”的唐顺之,在研究“回回历”的时候,对此有所发觉。

于是,他便反过来推算,“稽其图”,也画出来一副星图出来。

本来他对这乱七八糟的星图也不甚感兴趣,结果等他看到汤若望带来的托罗密体系图的时候,不由一愣。

原来这图竟然和唐顺之所画星图竟然有五六分相似。

顿时,一个极为大胆的猜测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其实,这托勒密体系就是抄自“回回历”,而第谷体系就是抄自周述学的模型。

而由此可以推知,在钦天监或者东局之中,必然还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推崇所谓的“哥白尼体系!”

如此以来,自己前世西方所谓的三大体系,来源全部清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