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第3/5页)

反正就是深入民间,与百姓紧密相连。

眼下,台上的两名俗讲僧仿佛后世的相声演员,一唱一和,他们讲的是佛教故事。

一般情况下,他们讲的佛学小故事,不是说某某佛陀渡化人、渡化妖怪,就是现实改编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毕竟他们也是带着目的俗讲的,内容有导向。

高长松对此很清楚,其中几个故事,由他亲自操刀,受到观众好评。

这两名俗讲僧是老资格,配合得很好,卡点精准,佛教小故事被他们说得妙趣横生,台下观众纷纷叫好。

讲了两刻,今日的俗讲也就结束了,他们行礼退场,再过一柱香的时间,下一组表演者又要粉墨登场了。

大安是不夜城,百姓起码嗨到凌晨两点。

敖烈跟猪八戒有心水的表演,看完这一场,再也憋不住了。

猪八戒哼哼唧唧道:“师父,我想去看别的。”

陈玄奘不在意,点点头就同意了,他还沉浸在俗讲中呢!

见玄奘不管,猪八戒高兴极了,当即道:“谢谢师父、谢谢师父,等我看完表演再来找您,若找不到,我就回十二郎那里。”随后一溜烟跑走了。

敖烈看了也如法炮制,高高兴兴去听自己的仙侠本子了。

只留下地陪高长松与钟离珺。

高长松暗骂俩徒弟不靠谱:不是你们说要当导游的吗?怎么先跑了?真不够意思!

他主观上不大想跑,高长松很喜欢这名铁血唐三藏,也很好奇,他在了解东洲文化后会做出什么反应。

眼下,看陈玄奘世界观受到冲击,他又不知该说什么,就怕自己讲错话,他真不去西行了。

唐僧不往西,那还叫西游记吗?

他给钟离珺使眼色,让全家最靠谱的人顶上。

钟离珺接到信号,清了清喉咙,单刀直入:“玄奘法师,您想见见那两名僧人吗?”

陈玄奘如梦初醒:“这……”

钟离珺沉着道:“我观你听完俗讲,沉默不语,怕是心有疑问。东胜神洲的僧人行事确实与唐大不相同,可对修佛的同门,他们都很热情,若有疑问,不妨问问当事人,看他们能否解答。”

这话说到陈玄奘心眼上了,他犹豫道:“可否太麻烦了。”

是怕麻烦高长松他们啊!

高长松长舒一口气,笑道:“有何麻烦的,您别看我这样,在东洲还有些脸面,刚才那俩人我认得,是大相国寺的师弟,以前还跟他们攀谈过呢。”

都不是攀谈,是传授相声技巧,若无来自后世的先进技巧,他们能卡点卡这么准吗?

说干就干,高长松与钟离珺护送玄奘法师前往后台。

*

后台人颇多。

俗讲僧,或延伸至每一位在勾栏表演的俳优,他们与现代演员肖似,火的那些有无数追捧者。

一些粉丝会追到后台,想与偶像零距离接触。

俗讲僧组合的粉丝颇多,他们也愿意与粉丝谈谈佛法,最好点化几个居士,陈玄奘来时,俗讲僧还抓着人手说话呢。

目前,留在后场的只有矮胖僧人,高瘦的去解手,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矮胖僧人名智方,一眼就认出高长松了,上来便招呼:“阿弥陀佛,十二郎,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是想通了要去道入佛?阿弥陀佛,真是善事一件啊!”

说多了俗讲,智方嘴皮子也变油滑了,高长松道:“怎会,我一心向道,绝不入佛门。”

智方压低眉毛,作失落状。

“此番来寻你的,非我,乃是我之友人。”

说完这话便推出陈玄奘隆重介绍:“玄奘法师来自大唐,素与我交好。”

“大唐风气,你是知道的,以西天为尊,与东洲不同,他见你二人俗讲,感触颇多,想与你说几句。”

智方举双手赞成:“好说好说,都是佛门弟子,何必分什么西方、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