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动的规矩(第3/4页)

这也是考成法的妙用。

为何考成法能够打破根深蒂固的朋党呢?

因为就是关系通天,若是考成不过,那便无法升迁。

刘吉迷茫的问道:“可是胡尚书不刚说了吗?我因擅礼法,而失礼法官职吗?”

胡濙坐直了身子,十分认真的说道:“一套明面上的规矩是大家必须要遵守的。”

“一套暗地里的规矩,这套规矩,是会随着明面上的规定去变化的。”

“你如果遵照暗地里的规矩其办事,那只能走在暗地里,见不得光,上不得称,有所求,自然会被人利用,就需要不断的妥协,忍让,去利用你手中的权柄,去交换你需要的另外一些权柄。”

“如果按照明面上的规矩去做事,那便是仁者无敌。”

“于少保就是如此的人,所以他即便是废掉了稽戾王的皇位,但是依旧无人可以置喙,并且依旧执掌朝臣牛耳。”

“我希望你能遵循明面上的规矩,这样日后,但求一个问心无愧便是。”

胡濙看着刘吉依旧迷茫的神情,笑着说道:“没事,你现在只需要记住我这番话就是了,日后,你就明白了。”

“谢胡尚书教诲。”刘吉道谢,虽然他不懂,但是当他从重庆府走到松江府,把寰宇通志修出来之后,就会明悟这番话。

他会遇到很多的权力交换的问题,他会慢慢明白这些道理,这些告诫。多么的重要。

人生有很多的岔路口,但是这些岔路口如何去选择,完全看刘吉自己了。

陈循带着翰林院的文林郎,完成了寰宇通志历代文书的整理,随后派出文林郎去了各地,勘验所有的地志是否发生了变化。

而朱祁钰回京的第十天,终于开始了第一次的奉天殿朝议。

在净鞭三声脆响之后,在天空依旧未曾完全明亮的时候,官员们终于在大汉将军的检查之后,走进了奉天殿内。

奉天殿的月台之上,再不是坐着四方凳的监国襄王朱瞻墡,而是大明的皇帝朱祁钰。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见礼。

朱祁钰笑着说道:“平身。”

兴安一甩拂尘,高声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左班中闪出一员大臣,配玉带金鱼,乃工部尚书石璞,他高声奏道:“臣连日接得开封等处水灾文书,道:黄河水溢,牵连淮、济,其势甚汹涌,恐有陵寝淹没,城郭倾颓之祸,介时淮南一带,尽为鱼鳖。臣不敢不奏,请旨定夺。”

朱祁钰已经和石璞沟通过了此事,石璞将自己前往开封府,治理黄河。

朱祁钰开口说道:“黄河夺淮入海,百姓苦不堪言,历代治河,皆是黄河上排列数百艘大船,号令众多船工用耙疏浚河底,这主意看起来很妙,但结果是上疏则下积,此深则彼淤。”

“摁下了葫芦浮起了瓢,这种哪里有窟窿就堵哪里的事儿,难道要一直如此做下去吗?”

用耙疏浚河底,降低黄河这条地上河的河床高度,看似是个不错的主意。

但是实际执行的时候,却是不尽如意,因为一旦挖掉了一个地方的河床,就会很容易导致决口,结果就是上疏则下积,此深则彼淤。

石璞站直了身子说道:“治理黄河有三,其一,以人治河,不若以河治河。”

“束水攻沙,通过筑堤束窄河道,过水断面窄后流速加,达到冲刷淤积的目的。”

朱祁钰点头,束水攻沙,好计策。

“那过往为何不用呢?”朱祁钰笑着问道,这番奏对其实早就奏对过了,现在的奏对是说给朝臣们听罢了。

石璞言简意赅的说道:“因为凌汛,河面太窄,则凌汛至则毁堤。”

“其二呢?”朱祁钰点头继续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