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讲:曹操《蒿里行》

今天我给大家讲曹操的《蒿里行》。

在开始讲这首诗之前,先要请大家把小说里、电视剧里、包括旧时戏剧里面的那个“曹操”忘掉,因为那里面的曹操只是一个艺术形象,并不是真实的曹操。

艺术首先是供我们娱乐的,娱乐要的是美,这种美当然不仅仅是好看,凡是将人类的精神状态、社会的生活形态用使人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都叫美,艺术就通过这样的美感来娱乐我们。说它是娱乐,并非不重要,但我们要注意到,任何艺术作品,都不可能和真实完全吻合,有时还拉得很远,有些艺术形象,甚至与真实人物几乎变成了两个人。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实际上有两个曹操。一个,就是我们在电影、戏剧、电视剧里看见的,《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那个形象是很难看的。另一个,是通过历史的记载、通过他自己创作的诗歌,所反映出来的曹操。这两个曹操,根本就是两个人。

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曾经是个热血青年,“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因为他家庭出身好,有社会地位,所以他后来当了小官。这个时候的东汉政权,已经无法管理天下了,很多地方军阀、豪门大户,都拥有自己的武装,中央政府根本指挥不动。恰好这时又爆发了所谓“黄巾起义”,当时人们把这些头缠黄巾、冲州掠县、打家劫舍的闹事者,称为“黄巾贼”,这些人除了烧杀抢掠,没有任何积极贡献,搞得天下大乱。这样一来,那些地方军阀、豪门大户就打起“剿灭黄巾”的旗号,大肆扩张自己的队伍。曹操也卷入了这场动荡。开始他只有一支很小的武装,但因为他不仅善于打仗,而且思想上比较正统,一直宣布拥护东汉朝廷,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所以很快从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但他和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有明显的区别,就是他能注意到战争带来的破坏,能想到军阀们这样地打来杀去,最遭罪的是老百姓,几十年战争下来,天下破败不堪,人口急剧减少,到处是一片惨象。他的这种思想感情,我们从下面这首诗里边,就能看出来。

“蒿里行”的这个“行”,不是走路的意思,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叫“歌行体”,它可供演唱,容易普及。“蒿里”是泰山旁边的一座小山,古代传说中人死以后鬼魂集中的地方,类似于后世的“阴间”和丰都“鬼城”。“蒿里行”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挽歌,就是送葬的歌。为什么送葬的歌叫“挽歌”呢?因为那时人死以后,要用灵车送葬,灵车两侧留有很多拉车的绳子,死者的亲友就在两边参与拉车,以表示哀悼,这就是“哀挽”一词的来历。拉车的时候,大家要边拉边唱,就叫“挽歌”。挽歌有两大类,供贵族唱的一大类叫“北邙”,供平民唱的叫“蒿里”,各有一定的调式。所以说,曹操的这首“蒿里行”实际上不是诗题,而是相当于宋词的“词牌”,曹操是模仿这种体裁,可能是考虑到他写的这些内容,是和人的死亡有关系,就选择了这个名字。

[元]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全诗是这样的: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一开始的两句,是反映东汉末年的一件大事情。在平定黄巾之乱的过程中,冒出了一个叫董卓的军阀头子。平乱之后,东汉朝廷是宦官当权,为非作歹,有一批官员密谋除掉这些宦官,但秘密泄露,他们自己反而被宦官杀掉了。董卓就以这件事为借口,带兵进入首都洛阳,很快就扩大势力,专擅朝政,甚至废掉了原来的汉少帝,另外立了汉献帝,还裹挟着汉献帝和朝廷官员,把首都从洛阳迁到了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各地军阀就以此为借口,联合向洛阳进军。所谓“关东”,指的是潼关以东;“义士”就是这些联合起来的潼关以东的各地军阀;“群凶”指董卓集团。这就是:“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