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讲:曹植《送应氏·其一》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

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生亲,气结不能言。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他的诗比他父亲写得好,也写得更多。据说他天资聪颖,十岁的时候就很会写文章,才华出众。按现在的话说,他本来也算是“太子党”,但是他没有政治野心,不要说当皇帝,恐怕连个科长都不想当。因为像他这种人,具有那么高的才华,平时受到的各种夸奖和赞美,足以让他获得人生的成就感,不需要去当个什么官来出人头地。而且,曹植和他那个后来当了皇帝的哥哥曹丕不同,他“为人简易”,作风很随便,平易近人,一点也没有“太子党”的架子,平时穿旧衣服、坐旧车子,他都满不在乎,对物质享受看得很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人可能都是这样。

这首诗,是曹植跟随曹操远征,路过洛阳,写来送给两位姓应的朋友的。曹操养了一大批文人学士,这些人和曹植的关系也很好,就像朋友一样。应氏兄弟也在其中。我们已经知道,洛阳城北的北邙山是一片大大小小的坟墓,洛阳城里的人,一般死了以后都是葬在北邙山一带,所以东汉时有个流行的说法是“生在洛阳,死葬北邙”。曹植送应氏兄弟时,登上了北邙山,眼前所见,让他十分感伤,就写了这首诗。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登”是爬山,“阪”就是山坡,我们南方叫山坡,北方就叫“阪”。曹植登上北邙山,回头一望,洛阳城四周大大小小的群山都被他收在眼底。其实那些山都很小,如果放在我们四川,根本就没有资格叫山,只能算小土坡。洛阳地处华北平原,这些小土坡也就都叫山了。

从周朝起,历经秦汉,洛阳都是重要的大都会,还是东周和东汉两朝的首都,城中修了很多宫殿,非常繁华,我们在讲古诗十九首·其三(青青陵上柏)的时候,就已经介绍过。但是此时的洛阳,经历了数十年战乱,特别是董卓迁都长安时放了一场大火,把整个洛阳城及周围的宫殿建筑物全部烧毁,所以曹植看到的是“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焚”在这里要读“fán”)。什么叫“寂寞”?一片破败,人烟稀少,冷冷清清,残破不堪……我们看《三国演义》,好像打来打去非常精彩,但历史的真实却是这个样子。那种你争我抢的天下大乱,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破坏,是非常惨重的。什么叫“尽烧焚”,就是烧毁完了,一点都没留下。本来这个正体字的“盡”是很容易理解的:下面是个器皿的“皿”,上面是一只右手,正拿着一个刷子在那里刷,而且还在滴水,一看我们就懂了:人家已经洗碗了,吃喝的场合都结束了。所以不要看着它笔画多,其实很好懂、很好记。现在一简化,我就不懂了,我不晓得为什么“尺”下面拄两个点点,就表示“尽”了、完了、end了?拿草书笔法教学生认字吗?

经过战火破坏的洛阳城,究竟“寂寞”到什么程度、变成了什么样子呢?“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垣”是庭院最外缘的那一圈墙,比如一个院子里,房子的墙体叫“墙”,而院墙就叫“垣”,这是二者的区别。“顿”是垮塌;“擗”是破裂;荆是黄荆,棘是酸枣,这里用来泛指各种野生植物;“参天”就是长得很高,好像都撑到天上去了;“耆”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这四句是说:眼前的洛阳城中,墙垮了无人去修,裂缝的地方无人去补,荆棘疯长,也无人去割除,城里都只有年轻人了,一个老人都看不到。老人到哪里去了?洛阳城几经劫难,老人都死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