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讲:古诗十九首·十八(第2/2页)

[元]王冕 《墨梅图》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这个“著”是动词,是指给衣服的夹层里面絮上保暖丝绵,因为东汉时候还没有棉花(棉花是南宋以后才传入中国的),只有丝绵。“缘”也是动词,读“yuàn”,是一道工序,就是我们说的“滚边子”,就是用线把边上密密地缝合拢来,这样才能把夹层两边合紧,免得里面的丝绵滑脱。然后还要在这个边子上做好“结”,就是打疙瘩的短绳,那个时候既无拉链,又无按扣,这个圆筒形就用细绳打疙瘩来拴结固定,这就是“缘以结不解”——原来“合欢被”是这样制作的。你们看,读古诗不仅可以让我们欣赏诗歌的美,还可以拿给裁缝作参考,去仿制古代的衣物。这也是诗歌所含的知识性,给我们意外的趣味。现在的女同志都不做针线活了,恐怕都不懂这些东西,所以多说几句。

还要请大家注意,这两句诗都是双关语,都在表达字面之外的另一层意思:我们夫妻是永不分离的,我往里面絮上厚厚的丝绵,也装进了我的相思;我在它的边子上做好结绳,是希望我们“结”成的夫妻“缘”分永远不要“解”了。这种双关的手法很有趣,至今写现代诗的,还有什么“把一片月光夹在书里”呀、“闲时就用月光下酒”呀一类的写法,以为别出心裁,其实古人早就有这样的诗句了。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这两句诗,表明这个闺中妇女对她的丈夫很有信心,说自己和丈夫就像胶和漆一样,一旦合在一起,就怎么都分不开了。大家知道吗——熬化了的胶,一旦和漆调和在一起,那是永远都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的。“此”就是指这种胶漆融合的状态,“别离”是分开。翻译出来,这两句诗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无论外边有多少野草闲花,我的丈夫都不会对我变心!这不是盲目信任,而是爱情。她很含蓄地告诉丈夫:你快点儿回来,我在家中缝好了一床新的合欢被。其他的话她就不说了。全部用的是隐喻。这既是诗歌表现手法的含蓄,也是妇女情感表达的委婉,这才是美。现在那些流行歌曲里面唱的“想你想得睡不着”呀、“爱你爱得想要死”呀,哪里有这种方式的情感表达,来得美呢?

这一床“合欢被”,这一个“胶投漆中”,都是蕴藉很深、意味隽永的。我们至今还在用“如胶似漆”形容夫妇感情好,就是从这里来的。优秀的诗歌为我们造句,为我们建立“公式”,让我们都去“代用”。什么叫一首诗的成功?这就是成功——以前从来没人这么写,而它一旦创造出来,千百年以后都还在用,留下久远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