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4/8页)

高大人如实禀报道,“殿下,臣已经审问过那俘虏,除了那份通关文书,确实同唐家没有什么牵连。”

太子伸手接过呈书,看了一遍后,便交给了刑部尚书,“既如此,张大人定案吧。”

“臣这就去办。”

午时,唐家的案子便有了结果。

唐家通敌之罪虽免,但工部尚书唐文轩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故革去尚书一职,剥夺唐家爵位,扁为庶人。

意料中的事。

五公主收到消息后,怕唐韵心里难受,陪着她在屋里坐了半日,两人捧着游记一面看,一面讨论游记上说的是哪处。

见唐韵脸上并无悲伤之色,五公主便也放心了,“等姐姐伤好了,咱也出去走走,就在这江陵城转转也好,本宫都快憋疯了。”

唐韵点头,“好。”

五公主见她唇角露出了微笑,不由握住了她的手,轻声道,“姐姐不用怕,往后还有本宫呢。”

唐韵知道她是因为唐家的事,在安慰自己,感激地笑着道,“多谢殿下,托殿下的福我能有今日,已经很好了。”

*

五公主因陪着唐韵看了半宿的游记,第二日,直接睡到了巳时才起来。

眼睛还未睁开,东宫的明公公便来了,手里拿着一摞画像,笑着交给了五公主,“太子殿下吩咐,殿下尽管挑,这回定要挑个自己满意的。”

五公主的瞌睡一瞬醒了,赶紧去了一趟凤栖殿。

还未开口,皇后便先同她道,“过了这个年,宫中就得有人去西域和亲,你同蒋家的婚事未成,如今几个宫里的人,都在打你的主意,你皇兄早上才过来了一趟,已同本宫商议好了,年前尽快许一门亲事,争取明年内完婚。”

五公主:......

她就知道。

五公主从凤栖殿出来,又急急忙忙地去了一趟东宫,却被明公公拦在了门外,“太子殿下正在会见臣子,五殿下先回吧。”

一连几日,均是如此。

五公主便也明白了,是何缘故。

从她将唐韵带出东宫的那一刻,她就知道自己不会有好果子吃。

果然......

*

一入深秋,天气一夜之间凉了下来。

早上明公公推开门,见东宫门前的几盆腊梅枝上,结了一层霜。

明公公赶紧差人过来,在檐下装上了一排冬季挡风的竹帘,忙乎完了再进去,太子还坐在木几旁翻着奏折。

明公公怕他冻着了,进里屋去取大氅,目光不由又看向了床榻,那玉簪还在枕头边上放着。

七日了。

唐姑娘除了上回送来的那个荷包,和一封信,再也没有半点动静。

殿下虽也没再提起过,但这簪子却没给人还回去,夜里还有了起夜的毛病。

有些事,先前不知其中滋味,便也没有那个念头,如今刚尝到了好处,突然间说没就没了,可不就抓心挠肺,要了人命。

明公公甚至生过派几个姑娘进去伺候的念头,但在瞧见太子还留着那只簪子时,便打消了所有的念头。

要论姿色,别说这宫里,就算整个江陵,也难找出一个能赛过唐姑娘的。

明公公暗叹,这头一个姑娘便是姿色过人,也不见得就是好事。

明公公拿了大氅出去披在了太子肩上,起身伺候茶水时,便试探地提醒了一声,“今儿天凉,殿下待会儿出去,奴才给殿下备个手炉。”

七日以来,五公主每日都会派人前来邀请殿下到她的觅乐殿去,殿下却充耳不闻,明儿唐姑娘就要搬去逢春殿了......

一早五公主就来了话,要太子过去尝尝她从皇后娘娘那里拿来的果子酒。

都这会子了,殿下稳稳地坐在那,没说去也没说不去。

明公公的话说得极为隐晦了,谁知的话音一落,太子的身子便往后一仰,抬起头,看着他温和地一笑,问道,“你是不是很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