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8页)

先夫人一死,宁家前后遭劫,全家老小都被逼到了西戎。

这些年唐文轩派人卡着关口,不让宁家人踏进大周半步,如今工部尚书一职已撤,宁老爷子也该回来了。

“先别贸然提西戎,若娘娘问起来,就说是从之前邻里那学来的酿造法子,陛下一生征战,怎品不出美酒,过不了几日,自会想起,先前已经有了香包之事,如今又是果子酒,太过于频繁,可别让皇后起了疑。”

且宫里还有位贵主子盯着。

唐韵不急,六年都等了,断也不会急于这一时。

阮嬷嬷忙地点头,“还是姑娘想得周全。”

可眼下阮嬷嬷心头还担心一事,“唐家的案子一翻,吴氏也该回来了,过不了几日,定会想着法子寻到这宫里来,姑娘可要堤防一些。”

唐文轩的通敌之罪洗清了,接下来唐家会想各种法子去恢复官职。

以吴氏的聪明劲儿,断不会去麻烦西六所的那位贵主子,只会寻上姑娘,用姑娘对五公主的救命之恩,来啃姑娘的骨头。

唐韵点头,“嗯,我知道。”

阮嬷嬷憋了几日,终于说出了藏在心里的话,整个人都舒坦了,这才记起端来的吃食,“娘娘送来的,都是好东西,姑娘趁热吃。”

虽说这些口食上的东西,姑娘不该去稀罕。

可这六年里,只有她知道,姑娘在唐家过的是什么日子,何曾又用过一餐好饭。

“嬷嬷再帮我跑一趟。”唐韵并没有动筷,而是起身拿起了笔。

将适才没有写完的信笺写好,又从袖筒里取下了一个荷包,一并交给了阮嬷嬷,“呆会儿你出去,想个法子交给太子。”

她虽来了公主这儿,但这宫里谁说话算数,她非常清楚。

她也从未想过要和太子一到两断。

她知道太子想要封她为良娣,但她并不想要。

一旦她入了东宫后宫,她在太子面前便绝无翻盘的机会。

手到擒来的远没有得不到的香。

自上回唐韵被太子带去了龙鳞寺,阮嬷嬷便有了心理准备。

阮嬷嬷一句也没问她同太子之间到底如何了,接过荷包和信笺便放进了袖筒收好,“姑娘放心,奴婢待会儿就送过去。”

“好。”

唐韵将她送到门口,轻声嘱咐了一句,“嬷嬷好生照顾自己。”

阮嬷嬷再也没忍住,回过头一把抱住了唐韵,哑着声音道,“在奴才心里,姑娘永远都是高贵的。”

无论她做了什么样的决定,比起那些所谓的纨绔儿郎,都要高贵得多。

唐韵知道她想说什么,也知道她在安慰自己,心头的一股酸涩涌出来,一下堵在了喉咙口上,唐韵及时地偏过头,没再说话。

*

阮嬷嬷出去后,背着灯火刚用袖口偷偷抹了一把眼泪,迎面便撞上了小顺子。

“嬷嬷可让小的好找。”小顺子松了一口长气,笑着上前,“阮嬷嬷忙乎完了?可需要小的搭把手?”

阮嬷嬷也认出了小顺子,忙地迎上去,“也就过来替娘娘给五殿下送了些菜,已经忙完了,哪敢劳烦刘公公。”

平时日被人叫着小顺子叫惯了,如今这一声刘公公,叫得小顺子甚是熨帖。

“那敢情好,阮嬷嬷要是忙完了,便有劳嬷嬷随小的去一趟东宫。”明面上阮嬷嬷虽是东宫的人,可小顺子心头知道,她是唐姑娘的人,说话自然是客气。

“行。”阮嬷嬷笑了一声,提起手里的灯笼,往前照了路。

*

东宫。

太子回来后,直接去了净室沐浴更衣。

明公公打起精神守在了门外,生怕触了他的霉头。

见小顺子进来禀报,说将阮嬷嬷带回来了,也没有什么心情,只吩咐了一声,“让她先且候一阵。”

小顺子却突地递过来了一个荷包和一张信笺,悄声同明公公道,“唐姑娘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