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一站是上海(第3/5页)

换而言之,两百万不能更多了,否则一分没有。

米校长没想到政府方面态度那么强硬,一想到销售业绩那么好的厂子不属于学校了,她就特别痛心。

都说新官儿上任三把火,她这不但一把火也没烧起来,而且一上任就丢了一个下金蛋的鸡。

也真是运气太差了。

她窝着一肚子火正要继续发言,坐在旁边的周副校长扯了扯她的袖子,低声说道,“米校长,反正咱们学校对汽车厂也没有实际的投入,不如,就拿两百万补偿,正常办手续吧!”

米校长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此时市政府另一个谈判人员发言了,他的处理意见还不如赵明山了,说土地是国家的,人才也是国家培养的,鹿城大学对工厂又没有实际的现金投入,理应一分赔偿也没有。

说到最后,他还打着官腔,说转营是为了汽车厂更好的发展,如果大学不同意,那就是阻碍国家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了,是需要被批判的行为。

就差直接说,鹿城大学要把汽车厂无偿让出来了。

另外一个副校长也看出气氛似乎不对了,连忙低声提醒米校长,“刚才在徐市长后面发言的,是咱们市财政局的局长,咱们学校的财政拨款很大部分都来自市里。”

也就是说在场的不少人他们学校绝对是得罪不起的。

周副校长及时补刀,“赵局长是咱们学校小肖老师的丈夫。”

米校长听了这话脸色更不好了,她跟好几个人打听过肖姗,但没有一个人告诉她这个关键信息,如果她早知道这一点,根本就不会让周副校长去厂里借钱。

她瞪了周副校长和另外一个副手一眼。

周副校长此刻心情倒还好,新来的米校长仗着在省里有背景,一来就对他们几个副职颐指气使,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他们几个人平时不算太和睦,但为了这个外来者,早就站在一队了。

米校长心情再不好,也还没有失去理智,能从省城的一个大专院校调到鹿城来,而且还是正职,审时度势的能力还是有的。

这次是她失算了,主要原因和她人生地不熟,没有人脉资源有关系,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她好胜心太强了。

她不怒反笑,微笑着环视几秒,然后才说道,“徐市长,汽车厂是我们鹿城大学唯一的校办企业,不只是我,我们学校所有的领导班子都是非常重视的,为此投入了很大的心血,真的如同一个孩子一样,精心把它养大了,然而还没成人就要转交给别人了,即使是转交给政府和国家,那也是十分心痛的,但正如有关领导刚才说的,我们学校不合作,那就是阻碍了鹿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我们鹿城大学是读书育人的机构,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是绝对不会做出这个的事情的,不如就按照赵局长的意思,政府给我们象征性的一些补偿,然后汽车厂就可以正常转营,成为国营企业了。”

米校长这一番话,讲的十分漂亮,但在场能有几个人信就不知道了。

既然双方达成一致,手续办起来相当快,工商税务那边都是一路绿灯,不到两周,整个转营就完成了。

对于汽车厂来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还是有点小变化的,工厂大门上方悬挂的牌子,改成了鹿城汽车厂。

五个鎏金大字闪闪发亮,肖姗越看越喜欢。

市政府这次真的是特别有诚意,国营企业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净利润需要上交国家,一般是在百分之十五左右,另一种就很轻松了,除了需要缴纳的各种税费,其余全部归企业自主处理。

鹿城汽车厂是第二种,只需要缴纳正常的税费就可以了,而且徐副市长在仔细看了他们上年的年度报告今年年初的收支平衡,以及肖姗对汽车厂的远景目标,大笔一挥,特批他们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免征地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