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第一站是上海(第2/5页)

话又说回来,即便是被政府发现了,这一百万是无中生有,那和她也没有任何关系,毕竟筹备汽车厂的时候,她还在省城一家商业学院当副校长,这个锅只能周副校长自己背,到时候肯定是要撤职了,副校长的位置能让出来,而且学校的财务大权也能交出来了,如果不出事,那当然也好了,学校账上多了一百万,而且周副校长以后必须和她站一队了。

可惜这姓周的不上当,还跟她扯以前的校长。

米校长心里很生气,却还是笑着问道,“周校长,你在钱上是最懂的,以你看,咱们学校这一块地皮能值多少钱?”

周副校长觉得这话里有坑,小心说道,“汽车厂的地皮没有准确测量过,具体的面积还不知道,所以现在还不好说,不过,现在政府想要转营,肯定会派人测量,也会让相关部门估算出价格。”

他这一番回答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但米校长听了却冷笑了一声,什么都让政府来做,当然,面积上是做不了假,但估价可高可低,能差不少钱呢。

不过指望周副校长看来是不行了,她得换人了。

“好,那没有别的事情了,你先回去吧!”

周副校长胆子小,这么一会儿时间后背已经出汗了,听到米校长说没事儿了,他一句客套都没说,扭头就往外走。

鹿城大学汽车厂转营是大事儿,徐副市长觉得交给别人办不太放心,他虽然很忙,但这种大事儿,还是可以抽出时间的。

又过了一周,米校长带着周副校长,还有另外一个副校长来政府就校办企业专营的事情进行第一次交流会议。

会议上,徐副市长第一个发言,当然了,作为最高的领导,他的讲话非常简单,就是几句场面话,希望转营能比较顺利。

作为另一方的代表米校长就不一样了,虽然让她出乎意料,首次沟通竟然就有副市长在场,但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市政府对汽车厂的确是很重视。

她讲话的时间比较长,不像徐副市长没有讲很具体的东西,她是把学校所有的条件全部都提出来了。

首先,汽车厂是学校投入了很多成本建立起来的,现在销售业绩很好,说是一个马上要下金蛋的鸡也不为过,但现在马上要孵化成功了,企业却不得不专营了,对于学校的确是个损失。

第二条,学校对汽车厂的投入,最大的成本其实是技术支持,一旦厂子成为了国营,那他们学校在厂里兼任的教授讲师们,身份就很尴尬了,教师和工厂都是公职,那就必须有选择了,这方面,政府必须要给学校一个补偿,然后说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第三条,就是地皮的价值了,政府估价是两百万,但她认为太低,至少要翻一倍。

总之,一句话可以总结:那就是尽可能的多要钱。

米校长的态度看起来是十分强硬了,好像是市政府硬要抢这个汽车厂,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市政府的态度也只会更强硬。

接下来发言的,就是财政局长兼经济发展小组组长赵明山,他先是驳回了米校长的第一条,说高等教育不属于任何单位和人,是属于国家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校办企业也一样,归根到底是属于国家的财产,政府要求转营,是为了让汽车厂更好的发展,不会再出现相关领导随意去要钱的行为。

第二条当然也驳回了,公职当然是可以兼任的,他自己就是一个例子,汽车厂改为国营之后,所有教授和讲师的待遇不变,人事关系则还是留在学校,至于赔偿金,完全是没有任何道理的行为,学校的确在技术上支持了汽车厂,但这种支持是个人行为,而且也得到了应该的报酬,这和学校的领导班子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条就更加荒唐了,土地永远是属于国家的,鹿城大学的地皮属于教育用地,是当初政府无偿划给大学的,现在有一部分要改变用途,严格来说,政府不需要给予任何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