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都很好(第3/6页)

魏禹并没有停下,反倒加快语速:“或者像长宁郡君那般命途多舛,白白与心爱之人蹉跎十余载,好不容易与亲子重逢——”

“别说了!”顾执弯下腰,拄着窗颤声道。

“……如今还要受到所谓‘正道之人’的羞辱,还要被当成靶子,说她坏了礼数规矩……”

“我叫你别说了!”顾执终于崩溃,转过身,红着眼眶,嘶声低吼。

李玺紧张地抠住魏禹的腰带。

魏禹身体紧绷。

他知道,这件事,成了。

大理寺中的刑讯手段,他是最娴熟的,这其中最厉害、最有用的,绝不是那些伤人刑具。

而是攻心。

然而,这种滋味并不好受。

那毕竟,是他的恩师。

走出少府监时,魏禹踉跄了一下。

李玺连忙扶住他,心疼道:“放心,我不会罚他,也不会让圣人罚他,我都查清楚了,顾执是个好官,极得百姓爱戴,等此事了结了,还派他去做州牧……”

“如果你觉得离开长安太辛苦,那就让他去太学,教导学子们,培养出更多、更有才能的寒门子弟,成不成?”

“多谢。”魏禹握着他的手,轻声道。

“你为了一个外人谢我?”李玺皱了皱鼻子,“我不高兴了,你得哄我。”

“不是为了别人,只是谢你,疼我……”

魏禹揽住他的腰,压上那双紧紧抿着,努力表演不开心的唇。

“这还是在官衙里呢~”

“猴急猴急的~”

嘴上抱怨着,身体却无比配合。

***

顾执在学子中极受尊崇,魏禹狠着心肠攻克他,就是为了让他去摆平那帮闹事的学子。

都是十几岁的年轻人,书读得不多,没经历过大事,因着一腔热血被人利用,若没人引导,就毁了。

顾执与其说妥协了,不如说是被李玺和魏禹点醒了。

是啊,人人都是女子生的。

女子付出的辛苦并不比男子少。

凭什么要求她们三从四德,却从来没人写过《男诫》、要求过男人?

李玺把顾执放了出来。

学子们成群结队地过来看他,为他鸣不平。

看着那一张张激愤不平却又稚嫩年轻的面孔,顾执最终下定决心。

“不知道窦尚书现下如何了,诸位可愿随我去窦府拜会?”

学子们都愿意。

一路上,他们争先恐后地说着,窦家女人多刁钻、多不守妇道,竟然撇下家里的男人搬到京郊去了,留下一帮男人怎么过日子?

顾执淡声道:“没了女子,窦家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学子们一怔,“似乎……确实……有点……过不下去。”

“窦家的娘子在京郊过得如何?”

“可好了!听说昨日还杀猪宰羊,喜喜庆庆,准备过年呢!”

顾执扯了扯嘴角,“如此看来,男人更需要女子,而不是女子必须靠着男人。”

学子们:“……”

他们单知道窦家过得很惨,却不知道这么惨。

从外院到内堂,偌大的宅子,几乎没有下脚的地儿,这里扔着一只恭桶,那里丢着两堆破布,孩童的衣裳、玩具居然混在一起,有的还沾着……

呃……

堂堂尚书,三品大员。

后族之家,百年望族。

居然……是这样式儿的?

先不说院子,就说窦家那些人,一个个衣衫凌乱,发髻松散,身子也像好几天没洗过似的,离得近了还能隐隐地闻到酸臭味儿。

尤其是那个几个小孩子,扯着嗓子嚎哭不止,哪里有半点世子贵子的气度体面?

学子们都不知道是该坐下,还是掉头出去了。

正惊奇,只听“轰”的一声,偏院的祠堂塌了。没全塌,只被墙边的大槐树砸穿了屋角,瓦片四处飞落,好在众人站得远,没被砸到。

一片青瓦落到某个学子脚下。

学子不经意瞧了一眼,突然惊呼:“瓦上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