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你还好吗?』

想象一下,你开着车带着你的爱人和孩子去郊外玩一天。你没有选择高速公路,而是选择了狭窄的偏僻小路——一条你以前从来没有走过的路。唯一的规则就是,你一旦出发——而且必须要出发——你可以放慢速度,但是却无法停下来。

现在,蒙上你爱人和孩子的眼睛。

每天都重复这样的旅程,直到你离开这个世界。

这就是我、克莉丝汀、马修、乔舒亚和诺亚每天面对的生活。作为司机,每天出发的时候,我可以看见前方的路。我能感受到加速踏板、离合器、刹车,能在遇上障碍物的时候转向,可以小心翼翼地开过危险的弯路,可以感受得到大大小小的颠簸和攀爬。对我们来说,这段旅程非常艰难,但至少我能看到方向,有一些控制权。我们要一直这样痛苦地开下去,直到我死去的那一天,那时我的人生旅途将彻底结束。

当然,克莉丝汀和我的儿子们并不是真的像被蒙住了眼睛一样什么都看不到,但是他们对所发生的事情无能为力,只能像亲戚朋友们一样通过车上的对讲机发出绝望的声音。这声音可能是鼓励或建议我如何往前开,也可能是因为旅途中不可避免的挫折而发出的悲叹和怒吼。

大多数像我儿子们这种年龄的孩子只是刚刚失去自己的祖父,而我的儿子们却要失去他们的父亲了。

那么克莉丝汀呢?如何才能用语言来描述她的痛苦和失落,以及她给我的爱的力量呢?她给予我的爱因为我们共同经历过的困难而更加强烈。即将就要失去自己的丈夫,儿子的父亲,失去自己最好的朋友和灵魂的伴侣,她怎么可能不害怕呢?或者说得更实际一点,她怎么会不害怕失去儿子的管教者,失去家里的经济支柱呢?这种感觉用悲伤和恐惧都不足以形容。

“你还好吗?”是自从我们开始这段旅程以来我听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事实上,跟我一起合作写这本书的记者大卫·默里在我们开始一起工作的一个月之后就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当他描写第一次在芝加哥见到我们全家的时候,他这样写道:

第一次在芝加哥与你和你的家人见面的那两个小时里,我感觉自己在你们——你,你的儿子们,克莉丝汀——身上看到了一种近乎疯狂的痛苦。这让我瞬间就理解了你们内心的那种焦虑、恐惧以及一定会有的那种愤怒……

我想让你们知道的一点是,就算是这本书里最血腥、最揪心的描写都不足以刻画出那种近乎疯狂的痛苦,那种彻底的悲伤,那种无尽的恐惧和困惑……以及当时那种天崩地裂的现实。

对我来说,问题是,我认为仅仅几页纸也不可能完全表达出大卫以及其他很多读者想要了解的那种残忍、混乱的经历。(我认为描写最详细的记录是我的“关爱桥”网络日志——www.caringbridge.org/visit/markmweber。)

这本书就是让大家了解一下我们是如何与癌症进行抗争的。但是这里也要对读者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抛开你们对整个过程的想象,相信我所描述的就是真实的场景。因为,我是赢不了想象力的。

我们家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以不同的方式来面对癌症。我在这里只是简单地叙述,而不是评判孰好孰坏,或有效与否。

乔舒亚把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都放在自己心里,不去和很多人分享。他总是只考虑眼前的事情,不会想得太远。如果他现在有自己的信条的话,那应该就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一天早上大约六点的时候,我正在楼下喝咖啡,他走过来跟我一起坐在我最喜欢的“拉兹男孩”(美国第一大沙发躺椅品牌或叫安乐椅)上,这把躺椅还是在马修刚出生不久的时候买的。他侧身躺在我的胳膊里,我揽住他,把他抱紧,从他小时候开始,我们每隔几周就会这样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