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第2/4页)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白话]段瑞环是大名府的富翁,四十岁了还没有儿子。他的妻子连氏嫉妒心最强,所以他想买个小妾也不敢。他和一个丫环私通,被连氏发觉了,将这丫环鞭打了几百下,然后卖给了河间府一户姓栾的人家。段瑞环越来越老,他的侄子们一天到晚上门来借钱,一句话说得不合适,他们就会对他狠声恶气。段瑞环想既然不能满足他们所有人的要求,不如过继一个侄子当儿子,但是侄子们从中阻挠,连氏虽然凶悍,却也无计可施,这才十分后悔当初没让丈夫娶妾。她愤愤地说:“老头六十多岁了,怎么见得就不能生出个男孩!”便买了两个妾,听任丈夫和她们生活,不加过问。过了一年多,两个妾都有了身孕,全家都很高兴。于是,家的气氛渐渐舒缓。凡是侄子们再来强取豪夺,就叫骂着将他们拒之门外。不久,一个妾生了女儿,一个妾生了男孩却死了。段家夫妻都很失望。又过了一年多,段瑞环中风瘫痪,卧床不起,侄子们更加放肆,争着把家里的牛马家具拿走了。连氏责骂他们,他们就反唇相讥。她无计可施,整天“呜呜”哭泣。段瑞环的病情日益加剧,不久就死了。侄子们聚集在他的灵柩前,商议分他的遗产。连氏虽然有切肤之痛,但也不能禁止他们,只想留下一所庄园,用来赡养老幼,但侄子们也不肯答应。连氏说:“你们连一寸土地都不留,是想要我这个老太婆和呱呱啼哭的孩子饿死吗!”连天闹也没能决定下来,连氏只能忿忿地哭泣,打自己的脸。忽然,一个客人进来吊唁,直奔灵堂,前俯后仰地哭泣,尽礼尽哀。他哀悼完毕,就坐在子女守灵堂的草席上。众人问他是谁,客人说:“死者是我的父亲。”众人更加惊骇,客人便慢慢地述说起来。

原来,那个被连氏卖到栾家的丫环,五六个月以后,生下一个男孩,名叫怀,栾家像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抚养他。十八岁时,栾怀进了县学。后来,栾氏死了,他的儿子们分家产,却不把栾怀当成栾家的后代看待。栾怀问母亲是怎么回事,才知道其中的缘故,说:“既然我和栾家没有关系,我有自己的宗庙,何必在这里瓜分别人家的那几百亩地!”于是骑马来到段家,而段瑞环已经死了。栾怀说的有理有据,确实令人信服。连氏正在愤怒痛恨之中,听栾怀这么一番叙述,不由大喜,径直走出去说:“我现在也有儿子了!你们借去的牛马和其他东西,都好好地给我送回来,不然的话,我就到官府告你们!”那些侄子们互相看了看,都变了脸色,慢慢地散去了。栾怀于是把妻子带回来,一起给父亲服丧。那些侄子们心中不平,一起商量要把栾怀赶走。栾怀知道以后,说道:“栾家不拿我当栾家的人,段家不拿我当段家的人,我该到哪里去呢!”说完,就气愤地要到官府对质,亲戚们替他从中调解,侄子们也就不再闹事了。但是连氏因为侄子们抢走的牛马还没有送回来,不肯罢休,栾怀劝她算了。连氏说:“我倒不是为了那些牛马,而是我的胸中充满了怨气,你父亲被他们气死了,我之所以忍气吞声,是因为没有儿子。现在,我有儿子了,有什么可怕的呢!以前发生的事你不了解情况,让我自己到官府与他们当堂对质。”栾怀坚决要阻止她,连氏不听,写好状词到县衙告状。县官将段家的侄子拘捕到庭,审问案情。连氏理直气壮,言词悲切,话如泉涌。县令被她感动了,惩罚了段家的侄子们,追回了那些被抢的财物。连氏回到家中,将那些没有参与谋夺财物的侄子们叫来,把追讨回来的财物都分给了他们。连氏活到七十多岁,临死前,她将女儿和孙媳妇叫来,嘱咐道:“你们记住,如果到三十岁还不能生下儿子,就应该典当首饰,替丈夫纳妾。没有儿子的苦处,实在是难以忍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