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2/7页)

“各位先生、女士,早上好,很高兴看见这么多年轻人同时早起。你们有些人见过我,有些人逃过一劫。”

哈利微微一笑。他绝对不是逃过一劫中的一个。多年以前,他因为酗酒去找过奥内。奥内不是药物滥用的专家,但哈利必须承认他和奥内的关系已发展到接近朋友的程度。

“各位懒鬼,拿出笔记本来吧。”奥内把夹克搭在椅子上。“你们看起来像是参加丧礼,可能从某些方面来看真的是这样吧,但我在离开前一定要看到一些笑容。这是命令。另外,跟上我的节奏,我会讲得飞快。”

奥内从白板下方的凹槽拿出一支马克笔,一边以极快速度写字,一边说:“我们有很多理由相信,自从地球上有了人可以作为杀戮目标以后,就有连环杀手的存在。不过许多人认为,一八八八年的所谓‘恐怖秋季’是现代连环杀人案的开端,这也是第一起纯粹以性为动机的连环杀人案,而且有文献记录,凶手在杀害五名女子之后就人间蒸发。大家替这个连环杀手冠以‘开膛手杰克’的称号,但他的真实身份如今已经随他入土。你们大家应该记得阿尔芬·涅塞特这个人吧,他在八十年代毒死了二十多个病人。可是国际最知名的挪威连环杀手不是他,而是贝尔·甘妮丝,她才是非常罕见的女性连环杀手。贝尔在一九〇二年嫁到美国,在印第安纳州拉波特郡外的一座农场住了下来,她的丈夫是个弱小的男人。我说这个男人弱小是因为虽然他体重七十公斤,贝尔体重一百二十公斤。”

奥内轻轻拉了拉裤子吊带。“如果你问我,我会说她的体重很适中。”

众人发出阵阵笑声。

“这个丰腴曼妙的女人杀了她的丈夫、几个小孩,以及数量未知的追求者,这些追求者是被她刊登在芝加哥报纸上的寂寞芳心广告吸引来的。被害人的尸体被发现,是因为她的农庄于一九〇八年被离奇烧毁。尸体当中有一具女尸,体形庞大,头部被砍掉。据推测,贝尔杀了这个女人,是为了让警察以为这女人是她。后来美国警方接到过全国各地大量民众的报案,说他们看见了贝尔,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她。这就是我讲这段故事的重点,各位朋友,很遗憾,开膛手杰克和贝尔正好就是典型的连环杀手。”

奥内写完了字,用马克笔在白板上啪的一声画了个圈:“不会被捉到”。众人沉默地看着他。

“所以,”奥内说,“连环杀手的概念跟我现在要告诉你们的同样充满争议,这是因为心理学这门科学还处于婴儿期,而且心理学家天生就爱吵架。接下来我会告诉你们一些目前所知关于连环杀手的事,虽说只是目前所知,其实跟‘未知’差不多。顺带一提,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连环杀手’这个名词毫无意义,因为它是用来形容一组其他心理学家声称不存在的心理疾病。这样清楚吗?呃,反正有些人在发笑,很好。”

奥内用食指轻敲他写在白板上的第一点。“典型的连环杀手是白人男子,年龄介于二十四到四十岁之间。根据惯例,他一般会单独行动,但他也可能和别人一起合作,比如说两人搭档。如果他对被害人施以暴行,就说明他是单独行动。被害人可能是任何人,但通常会跟凶手属于同一个种族,而且只有极少数情况下,被害人跟凶手认识。

“他通常会在熟悉的地区寻找第一个被害人。社会大众总是认为此类命案中有某种特殊仪式。这是不正确的,不过一旦出现杀人仪式,经常都跟连环杀人案有关。”

奥内指向白板上写的第二点:“精神病患者、反社会者”。

“不过,连环杀手最显著的特征是,他们是美国人,原因可能只有上帝和一些奥斯陆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最了解连环杀人案的是FBI和美国法律专家。有趣的是,他们把连环杀手分成两种类型:精神病患者和反社会者。我刚才提到的奥斯陆大学心理学教授认为这种概念和分类方式烂透了,但在连环杀手的故乡美国,大部分法庭都采用迈克纳顿法则①。这法则认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不知道他们犯案时自己在做什么。因此精神病患者跟反社会者不同,他们可以免于牢狱之灾和死刑,在上帝的国度可能也就如此吧。对了,我认为连环杀手,呃……”奥内闻了闻马克笔,惊讶地扬起双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