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一章 澳洲大陆探险(第3/4页)

“格兰特船长绝对没有遭到那种险恶的环境,”巴加内尔又补充一句说,“我重复说一遍,我亲爱的小姐,澳洲土著人是热情好客的。”

“愿上帝保佑他!”那少女回答。

“还有那位斯图亚特呢?”哥尼纳凡问,他想扭转此刻悲观的气氛。

“斯图亚特幸运多了,”巴加内尔回答,“他在澳洲编年史里可是大名鼎鼎。他是你们同乡,自1848年起,约翰·斯图亚特就陪司徒特在阿德莱德以北的沙漠中旅行。1860年,他带了两个人想进入澳洲内陆,但没能成功。不过,他丝毫没有气馁。1861年元旦,又带了11个雄心勃勃的伙伴,离开了钱珀斯河,一直深入到距卡奔塔利湾60法里的地方。后来因粮食缺乏,只好回阿德莱德,又没能成功。然而,他不甘心,继续冒险,又组织了第三次旅行,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了腹地。

“南澳议会为支持他这次探险,赞助了他2000英镑。斯图亚特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准备。他的老友伍佛德、斯林、奥德等10人也加入了他的探险队,他们带了20只大皮桶,于1862年4月5日在新炮台湖集合,决定以此为据点,这里为东经131度。

“由于出发地被丛林包围着,他们向北、向东北走,都失败了。便向西走到维多利亚河,依然没能走下去。于是,斯图亚特决定换一个地方再向东走,他到了达利溪,又顺着溪流向上走了30英里左右。这一带水丰草美,桉树高大。斯图亚特又惊又喜,再往前走,就到达了斯特兰威河和雷沙德所发现的那条罗伯河了。这两条河均流经热带树林,沿途居住着许多土著人,他们对探险家们十分友好。

“从这里起,旅行队又折向西北方向走,希望穿过那片砂石和铁质岩石地带,找到阿德莱德河的入海口,他们沿河而下,来到了安亨地区。这里到处是椰菜、竹子、松树和柳树。再往下,阿德莱德河渐渐宽了,两岸是沼泽地,估计离大海不远了。

“7月22日,星期二,斯图亚特因为前面遇到几条溪流将去路阻拦,于是在凉水滩歇了下来。他派了3个同伴去探路,他们绕过了无法渡过的河汊,有时在泥沼中前行,好不容易来到了长满浅草的高地,高地上还有一些橡胶树和杉树,一群群大雁、红鹤和种种水鸟飞来飞去。这里几乎见不到土著人,远处只有几个营地在冒烟。

“7月24日,探险队离开阿德莱德已9个月了,这天,早晨8点20就出发向北走,计划当天赶到海边。这里到处是铁砂和火山岩,显然离海不远了。斯图亚特清楚地听到海涛拍岸的声音,但他没跟旅伴们说,又走进了一片矮树林,里面长满了野葡萄藤。

“一行人穿过了这片林子,踏上印度洋海岸。‘大海呀!大海!’斯林疯了似地叫起来,其他人也赶上来,连叫3声‘乌拉’,向印度洋致意。

“第四次纵贯这片大陆因此而完成了!

“斯图亚特跳进海里洗了洗手和脚,洗了把脸。然后,又回到低谷林里,找一棵大树,在上面刻下自己姓名的缩写字母JMDS,正如出发时向南澳总督马多纳尔爵士保证的那样。接着在一条活水的小溪旁边宿营。

“次日,斯林又去勘察,看看有没有路从西南方向通往阿德莱德河河口,但全是沼泽地,不宜于马走,只好放弃。

“斯图亚特在树林的空处选了一棵大树,砍掉下面的树枝,在树顶上插上澳大利亚的旗帜。树干上还刻着这样一行字:‘由此向南一尺掘下去’。

“如果有旅行者照树上所写的向南一尺挖掘下去,他就会发现一个白铁盒,里面有一封信,信的内容我还记得:

伟大的探险之旅

南北横贯澳大利亚大陆

以约翰,斯图亚特为首的探险队于1862年7月25日纵贯了澳大利亚到达此地,由南海直抵印度洋岸,途经大陆中心。他们在1861年10月26日离开了阿德莱德,1862年1月21日抵达最后一个殖民站,向北挺进。为纪念此次成功之旅,特在此插一面澳大利亚旗帜,并刻下了探险队长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