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史》的主要内容(第2/9页)

雅典国力的增长、雅典帝国的形成是与波斯战争密切相关的。公元前5世纪90年代初,雅典海上实力在希腊世界勉强算得上二流,公元前494年在米利都(Miletus)近海的拉德(Lade)会战时,开俄斯(Chios)等邦的舰船达到80艘以上,而公元前491年雅典准备与埃吉那(Aegina)交战时,全国只有50艘战舰,甚至不得不向科林斯(Corinth)租借了20艘。[15]公元前483年以后,雅典人用来自劳里昂(Laurium)银矿的收入大力扩充海军,三年后一跃成为希腊第一海上强国。雅典人海军强大,财力雄厚,不断向外扩张,对于传统霸主斯巴达人确已构成威胁。公元前468/前467年,客蒙率雅典同盟舰队在攸里梅顿河口大败波斯军,基本上解除了波斯对雅典的海上威胁。雅典在公元前460—前454年间冒险发动对埃及的远征,结果250艘战舰,约5万名将士,几乎全军覆没,海外扩张的势头从此受到遏制。[16]同时,雅典在希腊大陆上展开攻势,到公元前457年,雅典长城修筑告竣,彻底征服埃吉那,迫使其纳贡,并且一度控制麦加拉(Megara)、波奥提亚和佛基斯(Phocis),在希腊大陆的势力扩张达到顶点。公元前454/前453年,雅典将提洛同盟的公款约8000塔连特[17]移至雅典,实际上是对原同盟基金的剥夺。[18]随着拉栖代梦人及其同盟者的强力反击,雅典自知难以两线作战,从而被迫放弃控制中希腊的野心。公元前446/前445年缔结“三十年和约”,缔约一方为雅典帝国,另一方为“斯巴达人及其同盟者”。[19]和约的签订不过是两强暂时平分海陆霸权,此后15年间,雅典在陆上的扩张有所收敛,海上扩张则有增无减。公元前443年殖民意大利南部图里伊(Thurii),公元前440—前439年制服海上强国萨摩斯,公元前437年新建殖民地安菲波利斯等行动,已经在战略上威胁到斯巴达的同盟者中那些拥有较多海外利益者。修昔底德明确告诉我们:雅典势力日益增长,引起拉栖代梦人的恐惧,从而使战争不可避免(I. 23.5)。雅典人和斯巴达人都准备在战场上一决高下,战争的阴霾笼罩在希腊的上空。

两大集团除了在政治、军事上的对峙和摩擦之外,在推动战争爆发的进程中,也许还有经济方面的因素,其中斯巴达的盟邦科林斯发挥过重要作用。科林斯是伯罗奔尼撒同盟中最富有的城邦之一,而雅典作为海上强国,不仅经常损害其西邻科林斯的利益,而且将其触角伸到了南意大利和西西里一带;西西里强国叙拉古是科林斯的殖民地。于是,科林斯决心将此事关切身利益的大问题诉之于伯罗奔尼撒同盟,渴望得到盟主的保护。

根据修昔底德的记载,导致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有三:其一,科基拉(Corcyra)事件。科基拉有一殖民地爱皮丹努斯(Epidamnus),地理位置相当重要。科基拉为其母邦,而科林斯又是科基拉的母邦。公元前435年,爱皮丹努斯内部民主派发动政变,因势单力孤而请求科基拉人予以援助,科基拉贵族置之不理,于是他们转求助于科林斯。科林斯出动75艘战舰、2000重装步兵,科基拉以80艘战舰迎战,结果前者战败(I. 29—30)。随后,科林斯经过两年的备战,于公元前433年秋率麦加拉、爱利斯(Elis)、琉卡斯(Leucas)、安布拉基亚(Ambracia)等邦共150艘战舰进攻科基拉,此时后者已与雅典结盟,他们出动110艘战舰,双方在西勃塔(Sybota)海域发生激战,科林斯人获胜。科基拉人溃败之时,雅典援军直接与科林斯人交战(I. 46—49)。科林斯等邦据此指责“雅典在休战和约的有效期内,已和科基拉人一起向他们开战”(I. 55),这明显破坏了此前订立的“三十年和约”。

其二,波提狄亚(Bottidaea)争端。波提狄亚是卡尔基狄克(Chalcidice)半岛西部重镇。它是科林斯的殖民地,科林斯每年指派常驻官员,对其加以行政管理,证明子邦并非完全独立于母邦。波提狄亚在一定程度上受科林斯管辖。然而,这个地区一向属于雅典帝国的势力范围,此时波提狄亚已经被降为雅典的纳贡属邦。在此前雅典和科林斯因为科基拉争端已经兵戎相见的情况下,科林斯人与雅典人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是不可避免的。此时由于雅典介入马其顿王位之争,与马其顿关系不睦。马其顿及邻近的色雷斯、卡尔基狄克半岛等地酝酿着反雅典的活动。雅典人意识到这一点,便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公元前432年夏,雅典命令波提狄亚拆除城墙,交纳人质,驱逐科林斯官员,科林斯人当然不服,要求该邦退出雅典同盟。雅典派兵围攻波提狄亚,科林斯方面有2000“志愿兵”(部分科林斯人,部分是伯罗奔尼撒的雇佣兵)进驻该城,双方交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