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统帅(第3/7页)

和统帅一样,陆、空、海军总司令以及每个司令官,都要成为他所指挥的作战行动的指挥官、首脑,能体现他的意志和思想。在他的麾下,也应有参谋长或者阅历多、经验丰富的参谋军官。这些参谋长或参谋军官也要接受特殊训练,他们的基础训练要和国防参谋部参谋长和参谋军官的内容相同,但是侧重点应当不同,他们的训练应集中在他们战时所在兵种的有关知识上。他们的活动范围是纯军事领域,他们再也不用接受双重领导,而只需听命于其指挥官即可。将来,总参谋长不应当再干预下级的行动。遗憾的是,世界大战中,德国高级指挥机构的参谋军官和下属直接对话的现象屡屡出现,进而造成了因为职责不明确而导致的混乱,出现多方指挥的现象,使下级无所适从。

简而言之,统帅和总司令是发号施令者。在他们所掌管的司令部任职的军官,包括总参谋长,都归总司令和统帅统领,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按照统帅和总司令的命令工作。为了不让统帅和总司令被细枝末节、繁杂琐事纠缠,可以给总参谋长和参谋长划定一定工作范围,以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发号施令。

统帅和总参谋长除了按照正常的指挥渠道和下级发生关系外,不应当与下级有其他联系!

统帅是独断独行之人,他总是寂寞孤独的。在他麾下的人员虽然都是万里挑一、精明能干的人才,但是却没有人能够深入了解统帅的精神世界。

对身处前线的每个士兵、每个军官来说,如果他在维护民族生存的斗争中所担当的责任越大,那么战争对他所拥有的军事知识、军事能力和意志的要求就越高,而这一切都要通过严格教育和精心培养才能够具备。

统帅负责统率全军,指挥全军作战,在危急时刻,他经常凭借直觉迅速作出维系战争胜负和民族生存的重大决断,而这种决断常常是在含糊不清的境况中作出的。

所谓含糊不清是指敌人采取和我方一样的意图来和我方进行激烈对抗,敌人的意图在今天看来也许不是这样或无法肯定,但是明日有可能变为现实或确凿无疑。我方要阻止敌人意图的实施,但是敌人不会束手就擒,而会在含糊不清的情况下竭尽全力阻止我方意图的实施,而我方的军事力量又不是百战百胜之师,所以,就要求统帅必须竭尽其全力和才智。

在统帅将全部身心投入战争的同时,他还要考虑军队生活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点我已经在前面说过,这是总体战的基础),并对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所了解。倘若统帅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那么他就会成为别人手中的傀儡。

统帅一定要有用之不竭的精力,因为充沛的精力能够让他镇定自如,勇于负责,并作出对总体战的结局具有重大影响的决断。事实上,统帅的生活一点也不轻松,只有那些富有责任感的人物才愿意这样生活。

不管是统帅和战场上的指挥官,还是士兵,都要具备极高的品格。在品格和知识之间,品格比知识更加重要。军队拒绝追逐名利和阿谀逢迎之人,它需要的是品格良好的人。职位越高,责任就越重大,对品格的要求就越高。只有具备坚定和可靠的品格,才能够赢得下级的信赖,才能够胜任他们所担任的职务。相反,则不能担任统帅或者战场指挥官。这件事情事关民族存亡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统帅和下级的交流,甚至下达命令,都不是机械的转动,也不是单纯的部门与部门的接触,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生动形象。因此,除上述能力之外,统帅还应当具备知人善任、识人长短、洞察人心的能力。

统帅还应具备沉着稳健和自克自制的品质。此外,有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品质,统帅也应当具备。对此,我在《战争中的违命》中作了简单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