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前史 老欧洲没落与美国崛起(第4/8页)

其实,设想一下,德国的决策者们在决定开战前,对如下数字略加过目的话,还会轻启战端吗?

总人口:同盟国约1.44亿,协约国约6.65亿。可投入战争人数:同盟国约2500万,协约国3000万至4000万。全球制造业产量占比:同盟国19%,协约国28%。工业潜力:同盟国与协约国相比为1:1.5。这些数字对比,还没有算上美国。

假如在如此清晰不过的对比下,还能定下开战的决心,除了疯子,还会有谁这么干?据说,德皇威廉二世因战败而退位,为时太晚地读罢《孙子兵法》后长叹:“如果早几年读到此书,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我想,他被深深震撼的,一定是开篇第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同盟国:鲜血与资本的劣势

尼尔·弗格森在《金钱关系》[6]一书中,以一种残酷诗意的口吻写道:“‘一战’的决定性因素除了鲜血的流淌,还有资本的流动,二者的意义同等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鲜血和资本,都是它的两种血液,也是国家进行战争的两种能力。前者是国家的战争资源动员能力:鲜血——人力资源是一切战争资源中的头号资源;后者是指国家的战争融资能力:资本——发钞、税收、举债,是国家支撑战争的重要手段。

在长达4年多的世界大战中,“战争的双方都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已过度消耗的国家财政和物力,只为了在战役中获得暂时胜利的一方,必将在那旷日持久的冲突中吞食失败的苦果。它们已弹尽粮绝,它们的劳动力数量——特别是熟练工人的数量——大幅度锐减,罢工运动此起彼伏;它们供给士兵和平民的食物储备所剩无几;它们已在国内外债台高筑,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1]19这意味在“鲜血和资本”两方面处于劣势的国家,注定在战争中也处于劣势,并且几乎不可能有获胜的希望。

尽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的经济就已经取得了傲人的业绩。它的钢产量在1913年就超过了英国,它的国家收入已把自己的宿敌法国远远地甩在身后;它的电气工业总产值在1893~1913年间增长了整整28倍;并且在1913年这一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些成就并不足以抵消大英帝国的全部优势。此时,英国正在享受它在全世界的殖民地带来的丰厚利润,原有的工业体系足以支撑国内政治、经济和军事的需要。[2]169更重要的是,工业经济的长足进步并不能弥补德国金融业这块致命的短板。这使德国与金融霸主英国相比,在战争融资方面,一开始就处于了下风口。

金融战几乎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呼啸的炮弹同时甚至更早些打响的。1914年7月底,在战争爆发的前夜,“英格兰银行先下手为强,将贴现率从3%提高到10%,吸引资金回流英伦诸岛。柏林当时还没有统一的贴现中心,资金立刻出现了恐慌。仅此一举,经验老到的英国人就让德意志帝国银行出现挤兑风潮,一个月减少存款20%。”[2]171

面对此举,经验不足,实力亦不够的德国人的应对方式,可谓“简单而粗暴”:“先是回应以‘马克与黄金脱钩,停止兑付黄金’,随后又将3个月国债纳入货币体系,这等于事实上的增发货币。而在金本位时代宣布自己的货币与黄金脱钩,‘就等于断送了自己的贷款途径。’”[2]17与德军在战争前期的表现相比,德国人在金融战中,毫无可圈可点之处,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不但没有还手之力,甚至连招架之功都逐渐丧失。

到这一年的9月,帝国已经不得不每半年发行一次“战争债券”。直到4年后战争结束,战争债券已累计发行993亿马克,比战争初期增长了整整20倍。但随着战争支出与借债规模的同步放大,尽管此时德国的黄金储备已达870吨,在美、俄、法之后居世界第4位,但这仍不足以支撑其信用使公众继续有意愿向政府提供长期贷款。